胶东在线10月30日讯 烟台作为全国现代苹果发源地、全省苹果主产区,长期在果业发展上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烟台苹果是全省农业区域公用品牌中唯一价值过百亿元、12年蝉联中国果业第一品牌的产业,也是国家级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去年,省委主要负责同志明确提出“我省苹果要改良、提质、增效,做优做强山东品牌”,并对烟台苹果产业发展作出了“我们一定要牢记,创新是第一动力,虚心使人进步”的批示要求。一年来,烟台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以创新引领苹果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推动理念、组织、科技、产业、品牌、机制“六大创新”,走出了苹果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之路。
注重理念创新增强引导力
烟台苹果和苹果产业起步早、先发优势明显,但历经近30多年的领先发展之后,也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坚持问题导向破解当前面临的难题,如何坚持目标导向促进提质增效,成为全市苹果产业发展绕不过去的坎。
——对标先进找差距。去年10月,烟台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带队赴陕西考察学习,形成了《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加快烟台苹果产业转型升级的调研报告》。相对陕西苹果“产业定位高、发展速度快、产学融合深、转型力度大、宣传效果好”的发展态势,烟台苹果发展的短板比较明显:一是人老、树老、品种老“三老”问题,60岁以上果农约占1/4、40岁以下不足1/10,树龄20年以上的老果园、郁闭园达120万亩,品种相对单一、红富士种植面积超过80%;二是用工高、消耗高、成本高“三高”问题,受劳动力成本20%左右的年均增速影响,苹果种植成本达到每亩6000元以上,保本价格达到2元/斤;三是国际、国内和其它水果市场挤压“三压”问题,国际苹果消费市场增速放缓,国内陕西等苹果产区量质齐升,苹果市场结构性失衡矛盾突出,市场压力越来越大。这让烟台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加快推进苹果产业转型升级刻不容缓。
——创新思路找出路。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没有创新的发展理念,就谈不上苹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烟台市主动跳出烟台看发展,积极创新发展理念和工作思路,把苹果产业转型升级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深化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提升烟台果品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2020—2022年)》,提出了推进科技创新、搭建发挥平台、夯实产业基础、强化品牌提升、建立保障体系等5大方面17条具体措施。这些政策措施引领性强、含金量高、导向鲜明,为烟台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找到了新的出路。按照《实施意见》提出的目标,到2022年,全市苹果种植面积保持在280万亩左右,产业产值达到260亿元左右,优质果率达到90%以上,将进一步巩固提升“烟台苹果”中国果业第一品牌地位,实现果业强、果乡美、果农富。
——着眼长远谋发展。为科学推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产业由总量扩张向质量提升、效益增加转变,烟台市既立足当前更着眼长远,精心编制了《烟台市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0—2025年)》,在深刻分析形势、剖析问题、挖掘优势的基础上,分阶段提出了未来3—5年发展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坚持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重点,突出强化创新驱动,着力优布局、优结构、优链条,着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着力增强核心竞争力、综合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做大做强自身的同时引领全省苹果产业转型升级,努力抢占国际国内苹果产业发展制高点。
注重组织创新增强带动力
推进苹果高质量发展,既是一次产业革命,也是一次组织方式变革。烟台市积极推动组织创新,坚持以组织化提升产业化,着力增强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示范性和带动力。
——大力实施苹果产业更新升级三年行动计划。把120万亩老旧果园作为重点改造对象,通过伐老建新、“三改三减”(改品种、改树形、改土壤,减密度、减化肥、减农药)两种模式,计划连续3年每年改造40万亩。去冬今春已改造老旧果园近50万亩,今冬明春全市计划改造规模不少于40万亩,成方连片30亩以上规模化改造面积达到50%以上,新品种栽培面积达到25%以上。招远市引进知名企业春竹集团,投资8000多万元,流转土地2380亩,通过伐老建新,建成以“黄金维纳斯”为主的现代苹果矮砧密植园2000亩。
——大力推进四级示范园区建设。统筹整合全市资源,发挥市、县、镇、村四级联动作用,按照“经营规模化、技术标准化、管控机械化、营销品牌化”的现代果园模式,打造市县镇村四级示范园170处、3.5万多亩,为全市老旧果园改造提供了样板、做出了示范。据初步估算,老旧果园改造后,亩均效益可提升60%以上,亩均成本可降低25%左右,优质果率可提升30%以上,实现“两升一降”的效果。
——大力推行农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依托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创建588个果品合作社,通过“合作社+企业+农户+基地”模式,把分散的果农组织起来、分散的果园整合起来、分散的管理统一起来,开展适度规模经营。今年以来,在农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带动下,组织苹果主产区市发动7万多农民改造果园,安排8600多人次农技专业人员,以微视频授课、网上答疑、现场培训等方式进行指导服务;协调3600多家农资企业和经销商、动用16万多台套机械,进行“点对点”生产、配送,以组织化提升促进了产业化发展。
注重科技创新增强竞争力
苹果产业转型发展,关键在科技创新,出路也在科技创新。烟台市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苹果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激发新动能,增创新优势,靠科技为苹果产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强化品种创新。品种是苹果产业的“芯片”,没有优良品种,也就难有优质苹果。面对苹果品种相对单一、红富士种植面积一度超过80%的现状,烟台市以消费需求为导向,加紧研发苹果新品种、新砧木,加快推动苹果产业从“一枝独大”到“百花齐放”转变。莱州市郭家店镇小草沟村,创新培育首富1—3号、太红嘎啦等9个独有品种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烟富3号”,在2018年国内最高级别农业高新技术博览会——杨凌农高成果博览会上荣获“优秀展示奖”,目前小草沟村拥有优质苹果砧木品种120多个,是全国最大的苹果种质资源库,繁育的苗木在全国种植面积已超过3000万亩,覆盖国内所有苹果产区。招远种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苹果多品种系列展示和栽培示范园,每年从7月下旬到12月上旬,果园品种各异、颜色不一的苹果高挂枝头,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目前示范园内苹果品种达到60多个,包括珊夏、华硕等红色果系,静香、瑞雪等黄色果系,岱绿、王林等绿色果系,实现了“早中晚、红黄绿、甜香脆”全覆盖。
——强化栽培模式创新。改革栽培模式是现代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烟台市重点加快改革传统乔化栽培模式,集成创新省工省力、优质高效的现代集约轻简化栽培模式。莱州市朱桥镇由家村的“琅琊岭”是“中国好苹果”大赛金奖获得者,该村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免套袋栽培和矮砧宽行栽培两项关键技术。在山东省果树研究所指导下,琅琊岭开展了为期3年的无袋栽培试验,形成了最适宜琅琊岭气候土壤特点的免套袋栽培技术,每亩节约人工及纸袋、反光膜等成本8000元,产量增加20%以上,苹果的糖度提高4度左右、芳香类物质含量增加10%以上;采用宽行密植模式栽培,通过“隔行去行”去掉800多棵果树,行距由3米增加至4米,通风透光性明显改善,树体光合积累增加,果园产量提高20%,“全红果”比例由40%增加至80%,收益增加30%。
——强化装备创新。果园节本省工的关键是果园机械化,可使果园用工降低5—10倍,投资降低1—3倍。目前,已投入400万元专门用于苹果产业设备的研发、引进、购置,提升机械化、高端化、智能化水平。蓬莱区昊林果品合作社示范基地1200亩果园,仅配备打药机2台、旋耕机2台、铲车1台、挖掘机1台,打药、施肥等田间管理全部实行机械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节省了人力物力,降低了生产成本。招远市金岭镇大户陈家村从以色列引进农业物联网技术,建设了省内规模最大、与省平台联网最早的“物联网+”管理平台,打造了1500亩“精准感知、自动决策、智能控制”的现代化果园。在每棵果树下埋有微型喷头,系统通过综合分析土壤情况自动滴灌,使水肥相融后把水分养分定时定量、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较传统灌溉模式节水60%、节肥30%,每亩产量提高10%以上、收益增加5000元左右。
——强化平台创新。按照“资源整合、功能提升”的思路,以山东省苹果·果业产业技术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为契机,统筹科技资源,强化智力支持,一体推进苹果科技创新中心、大数据中心、展示交易中心和苹果文化博物馆“三中心一场馆”建设。其中,苹果科技创新中心(山东苹果·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主要以烟台农科院为载体,整合中国农大、中国农科院、鲁东大学和山东农业大学等果业科技资源,致力搭建集研发创新、集成示范、成果转化于一体的科技创新平台。今年7月,山东苹果·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正式挂牌,是目前全省仅有的一个农业类创新创业共同体;科创中心已与14家国内外研发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引进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束怀瑞、全国唯一的果树“外专千人计划”专家布拉高夫、欧盟“伊拉斯谟+”项目团队等一批领军型果业专家和科研团队,为苹果产业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智力支撑。
注重产业创新增强新活力
产业创新的核心在于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烟台市在抓好老旧果园改造升级的基础上,以发展苹果产业“新六产”为方向,在“延伸两端”上用力,在“接二连三”上突破,积极做好“苹果+”文章,把苹果种植与精深加工、冷链物流、观光旅游等统筹起来、同步推进,促进苹果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发展。目前,全市拥有安德利、联蕾、鑫源等果品贮藏加工企业1000多家,销售收入过亿元的果品龙头企业达到48家,苹果年加工能力超过400万吨,开发出了果胶、果酒、酵素等系列产品100多种,初步建立起科技研发、生产种植、加工销售和物流配送等产业链条。
——做好“苹果+精深加工”文章,培育引进一批苹果高端精深加工企业,改造升级一批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吸收创新一批国内外苹果加工先进技术,提高产品附加值。龙口市绿杰公司通过“以二带一促三”的产业升级,不仅种出了有机苹果,还“种出”了营养丰富、口感独特的“液态苹果”,以苹果醋“酵”响品牌、打开市场,站在了行业的制高点,成为国内饮品醋行业标准的制定者,苹果附加值提高了6倍以上,去年实现销售收入1.7亿元。
——做好“苹果+冷链物流”文章,健全苹果等果品冷链物流网络体系,实施冷链物流产业链升级延伸工程,实现苹果的全季节供应,满足消费者对生鲜果品的需求。烟台泉源食品是山东省唯一的农业类独角兽企业,与齐鲁智慧物流发展有限公司合资组建齐鲁源泉供应链有限公司,共建“天下果仓”项目,规划在现有5万吨气调保鲜库的基础上,新建30万吨智能化冷库,引进自动化选果机和流水线,实现入库、出库智能作业,以5万吨规模核算,仅人工费用一项即可节约近2000万元成本。
——做好“苹果+观光旅游”文章,充分发挥烟台苹果资源富集的独特优势,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创建工程,推进苹果主题小镇建设,发展苹果种植、苹果花海、苹果采摘等体验式沉浸式旅游形式,不断丰富苹果主题旅游业态和产品。“果都栖霞”以果为媒、以游为线,创新发展苹果采摘游,70万亩苹果园年可吸引上万名游客到果园观光游玩、采摘体验,既节省了采摘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又丰富了旅游市场、提升了旅游体验。
——做好“苹果+线上营销”文章,积极构建线上市场营销体系,大力推广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线上营销模式,打造苹果电商销售“明星网店”,包装“苹果网红”“流量苹果”,打开销路、提高销量。烟台中泉食品积极融入直播带货经济,邀请知名主播团队进行直播带货,1小时最高带货量可达500多万元,3次直播带货销售额高达2000万元。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全市线上苹果销售37万吨、同比增加24%,一个小苹果做出了大文章、大产业,真正让苹果成为了群众增收的幸福果,让苹果产业成为了乡村振兴的富民产业。
注重品牌创新增强影响力
实施苹果品牌战略,提升苹果品牌竞争力,是取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烟台市大力实施“区域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三位一体品牌建设战略,整合果业品牌资源、展会资源,拓展线上线下营销宣传,力争把“烟台苹果”打造成世界级知名品牌。
——开展高密度宣传推介。按照“海陆空、市内外、线上线下”的宣传推介思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营销热度、增加推介密度,在抖音、快手、淘直播等新媒体上开展“烟台苹果”宣传,在大中城市、大型果品市场、大型超市等设施“烟台苹果”体验店或摊位,在航空高铁、枢纽场站、酒店宾馆等区域投放“烟台苹果”广告,全方位、多渠道、立体化搞好品牌推广。目前已先后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浪网等主流媒体专题报道600余次,在全国设立100个“烟台苹果”体验店、形象店,在烟台城区及有关区市显要位置设置苹果宣传广告,成功举办“苹你最美”主题摄影大赛。今年疫情期间,组织爱心企业开展“烟台苹果·驰援黄冈”爱心行动,累计向湖北黄冈捐赠苹果220多吨,有力支援了黄冈战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进行了专题报道。
——筹办高水平节庆展会。按照“国际标准、世界眼光、扩大影响”的定位,今年10月27日—29日,成功举办了中国·山东国际苹果节,邀请世界知名苹果产区、国内苹果主产区参会参展,推出研讨交流、经贸洽谈、产销对接等系列活动,打造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品牌性、标志性行业展会,持续叫响“烟台苹果——中国第一个苹果”的节会品牌。
——壮大高价值区域公用品牌。充分发挥烟台苹果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中国苹果环渤海优势产区核心区的产区优势,深度挖掘品牌文化内涵,放大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和效用,着力打造“烟台苹果”区域公用第一果品品牌形象;鼓励企业在产品及产品包装上使用“烟台苹果”“栖霞苹果”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统一的宣传用语,全面提升“烟台苹果”“栖霞苹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注重机制创新增强保障力
烟台市立足苹果产业转型发展需要,以机制创新引导各类资源要素向苹果产业聚集,保障支撑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创新工作推进机制。成立烟台市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双组长、分管负责同志任副组长的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机制,负责顶层设计、整体谋划。把苹果产业转型升级列入全市“三重”工作,并作为“重中之重”项目推进,明确任务目标、牵头领导、牵头单位、时限要求等,每周一调度、每月一通报、每季一评估;把推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乡村振战略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年度奖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
——创新多元投入机制。落实财政资金方面,市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连续5年、合计2.5亿元补贴,重点支持科技创新、果园改造、示范园建设、精深加工、品牌宣传推介、人才引育等,今年国家、省、市、县四级财政支持苹果产业专项资金已累计安排2.7亿元,8个苹果主产县配套资金1.4亿元。龙口市每年安排专项资金2500万元,对6项建设内容分档次实施奖补、最高每亩奖补3200元,对验收合格的县镇村三级示范园分别奖补60万元、24万元和12万元,为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链提供有效资金保障。整合涉农资金方面,引导高标准农田建设、水肥一体化、耕地地力提升等涉农资金向苹果产业重点倾斜,争取农业农村部、财政部的烟台苹果产业集群项目、省高效特色农业发展平台项目和山东苹果·果业创新创业共同体项目资金,未来3年将累计投入超过4.2亿元。吸引社会资金方面,鼓励支持各类社会工商资本积极参与苹果产业发展,今年上半年投入资金超过4.4亿元,示范带动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和家庭经营户进一步增加投入,形成了党委政府重视、社会舆论关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氛围。争取信贷资金方面,通过“政银担”的方式,加强与省农业发展信贷担保公司合作,共同推出“鲁担惠农贷—果树贷”产品,为果业种植经营户提供10—300万元的政策性贷款,省市两级财政贴息贷款利率达到5个百分点以上,目前已落实信贷资金超过3.5亿元,有效缓解了果农果企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创新人才引育机制。按照“领军人才+团队+项目”的模式,多渠道引进一批对烟台苹果产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国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科技人才和科研团队;完善首席专家、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和新型经营主体联动机制,探索建立“创新团队+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模式,通过高校培养、基层锻炼等方式,提升专业技术人员和新型职业果农素质,利用3年时间,每年培育1000名基层果业科技致富带头人。栖霞、蓬莱、招远等栖霞大型旋耕机多少钱一台区市牢牢抓住农业科技主动权,多层次、常态化推进院地合作交流,共建共享创新平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栖霞大型旋耕机多少钱一台依托已建成的束怀瑞院士工作站、张福锁院士科技小院、山东省农业科学研究院“苹果博士工作站”等,打造产业人才集聚地,为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智力支撑。
(中共烟台市委政策研究室)
旋耕机之家为了大家交流有关旋耕机相关知识组建了微信群,群里有技术大牛、厂家、需要购买旋耕机的客户,不确保会有你想要的 ,相信你能在圈内整合资源,拥有更多的机会可能。前100名免费,如有意着添加微信18215288822(备注旋耕机微信群)拉你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