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近年来,顺庆区积极创新引才、育才、用才、留才体制机制,推动人才智力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基层治理一线集聚,不断打通各类人才的“回村”道路。
海归硕士 田坎上书写青春故事
在顺庆区双桥镇,穿着青年志愿者红马甲的卢佳睿正在忙碌。这个城里长大、英国留学回来的姑娘,在2020年10月由顺庆区委组织部“果城·菁英人才计划”引进到顺庆区融媒体中心工作,得知单位要委派专人助力乡村振兴,她主动请缨,成为双桥镇凤凰村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队员。
“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基层添砖加瓦。”这是卢佳睿的梦想,在踏踏实实的乡村振兴工作中,她带着看过世界的视野,扎根基层,书写田坎上的青春故事。
1994年出生的卢佳睿,2018年大学毕业后考取了英国利兹大学信息设计研究生。就在导师建议她继续读博,同时也陆续收到北上广等地的企业高薪邀约时,她毫不犹豫地回到了家乡南充。“我是共产党员,报效祖国、建设家乡是我从小的愿望。”卢佳睿告诉记者,在国外,才真正领悟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句诗歌蕴含的家国情怀。
初到农村,卢佳睿是一名“门外汉”,对果树品种不熟悉,不会打农药,分不清冬小麦播种时间……但勤奋好学的她查资料、实地考察、问村里长辈、请教专家,很快便有了一些自己的心得经验,还经常运用科学知识化解村民遇到的难题。
“一开始觉得她肯定吃不了苦,年纪轻轻的城市女娃娃什么都不懂,下乡来会做个啥子嘛!”凤凰村支部书记彭尚文介绍,这个年轻姑娘用踏实肯干的作风、不断创新的思路,很快就赢得大家信任。
“乖乖,看我给你带什么了?”“哇,好漂亮的水彩笔和绘画本。谢谢佳睿姐姐,我好喜欢呀!”驻村工作中,卢佳睿了解到该村只有1名“童伴妈妈”,她主动加入成为一名“童伴姐姐”,到村里每名留守儿童家里,以走访邻里、亲戚、老师等多种渠道了解情况,全面精准掌握留守未成年人的困境。
“村子就是一个大家庭,一个家庭必须要富起来、好起来。”卢佳睿告诉自己,她和工作队的队友都有一个共同目标,就是让凤凰村这个大家庭越来越好。
人才回流、返乡就业、职业选择、扎根基层……这是卢佳睿回到家乡的轨迹。时间不长,却展现出属于她的青年使命担当,书写了属于她自己的青春故事。
农机大王 家乡拓荒逐梦田野
任杨,顺庆区新复乡同仁社区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一直在村里发挥着先锋模范带动作用。2014年11月,他成立了南充市顺庆区顺风农机专业合作社;2015年3月,成立了红豆种养殖家庭农场,2016年农场成为首批区级示范场,2020年农场成为市级示范场。他还直接带动非成员户发展种植业2000余亩,解决16名困难户就业。时至今日,任杨的粮油种植达768亩,粮油年产量近500吨。
初中毕业后,任杨先后去了江苏南京金陵船厂和成都某航空公司上班,2011年9月底,小有积蓄的他带着爱人回到老家逐梦田野。“刚开始租了70多亩土地。”任杨说,作为农村的孩子,在父辈的影响下,从小就喜欢家乡的风土人情,看到农村大量土地荒废,他心里着实难受,就想着将撂荒地用起来。
农业不像其他产业,它有自己的特点,刚开始投入大,回报周期也较长。任杨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就把之前攒下的10多万元全部投入到了设备购买之中。“当年春节时,基本都没有钱置办年货。”任杨回忆,后来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帮助下,一点点积累,产业才越做越大。
任杨是懂农业、爱农业、肯钻研的人,他知道“靠天吃饭”不能改变农业生产现状,于是他在成立了专合社后,购买了联合收割机,利用科技赋能提高农业效率。其中最具代表的便是联合收割机、烘干设备和无人机的使用。“由于身体原因,我不能到田里去打农药,一直在思考有什么办法能够替代,直到植保无人机的出现才解决了难题。”任杨说,他喜欢看《央视7套》的“致富”节目,当他看到东北等地将无人机用在植保上,他心里也痒痒了。
“现在从播种到收获,基本全程使用机械。”任杨介绍,在春季,他先用旋耕机将水田深耕、耙平,再操控无人机飞播。在后来的管护中,他也使用无人机喷洒农药;在水稻收割时,他驾驶联合收割机进行收割,再将稻谷放进烘干设备,这样收完稻谷当天就能吃到新米。
除此之外,任杨还凑集资金500万元,购买了拖拉机、插秧机、农用汽车、脱粒机、碾米机、抽水机等,每一种机械,他都能熟练操作,成为远近闻名的“农机大王”;帮助新修公路2000米,机耕道路2600米。同时,在带领村民共同致富上他也没有落下。2014年11月,他成立了南充市顺庆区顺风农机专业合作社,带动非成员户发展种植业2000余亩,将种植的水稻经加工后打造成“果城香米”品牌,对外销售,效果极好。
“目前,我已经复耕撂荒地600多亩,以后还会扩大面积。”展望未来,任杨充满信心,“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种粮让我觉得心里踏实,我也会继续在田野上逐梦。”
致富头雁 组建水产养殖“创富联盟”
走进顺庆区双桥镇歇马庙村水产种业基地,银鳞雀跃,村民变渔民,带着一筐筐肥硕的鳜鱼、鲈鱼满载而归。在这个普通的村子,这样的景象在以往想都不敢想。如今,传统水产养殖产业在这里变化出新花样。特种水产养殖的背后,有一个被村民挂在嘴边的核心人物:鹏娃子。1996年出生的李鹏,在带领村民致富的路上披荆斩棘。今年2月,李鹏被评为“四川省农村致富带头人”。
记者在歇马庙村见到李鹏时,他正和村民准备打鱼,池塘里的鱼儿若隐若现。看着眼前的鱼塘,李鹏并没忘记7年前的初心和这一路的不易。
2016年,19岁的李鹏外出打拼,徘徊在阿坝、甘孜州、海南等地,从事光纤网线连接工作。虽然每月领着高额工资,但因离家太远,没法陪伴父母。一番思索,萌生了回家搞养殖的想法。
2016年10月,李鹏迎来20岁生日,也做出人生最重要的决定,搞家禽养殖。最开始养殖了一些鸡、鸭、鹅,还有几十头猪。家禽养殖走上正轨后,他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当时我们村没有特色产业,都是普通的家禽养殖,没有特色,吸引不了人才和市场。”当时,南充还没有大面积养殖鳜鱼和鲈鱼,他就想着试一试。
但因为没经验、没技术,即便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鳜鱼和鲈鱼的养殖一直没有什么起色。李鹏前往湖北、广东、重庆、成都等地,系统学习养殖技术。慢慢的,鱼的质量和产量也上去了,养殖规模逐渐扩大,李鹏也成为远近驰名的养殖能手。为开拓销路,李鹏在各大网站投放基地销售信息,还跑遍南充各个水产市场上门推介,打开销售门路。
经过7年发展,李鹏的特种水产养殖已经有了一定规模,12个鱼塘,近百亩地,主要养鳜鱼与鲈鱼,年产量达30万斤,销往川渝等地。除了特种水产,他还养殖了几千只鸡,几百只鸭、鹅,几十头猪,种植了几百亩的庄稼。这些,都是他带领村民致富的“法宝”。
李鹏自己吃到了养鱼的“红利”,如何发展完善产业链让更多人致富,成为这个年轻小伙思考的问题。2018年12月,李鹏成立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为村民提供选购鱼苗、养殖指导、水产销售等全流程服务。看到李鹏的成功,村民们动了心,纷纷参与进这个特种水产养殖“创富联盟”。
村民赵青松承包了60亩鱼塘。去年6月,鱼塘里的鱼陆续死亡,从每天几条到每天十几条,这可急坏了赵青松。李鹏知道后,主动上门了解情况,利用设备诊断出为细菌性出血病后,李鹏又指导赵青松如何消毒,如何防病。几天后,情况得到控制,为赵青松减少了损失。
2021年3月,李鹏当选为双桥镇歇马庙村副主任,为了改变农村留不住年轻人的现状,李鹏主动联系村里的大学生,与大学生成立专业合作社,手把手教授各种养殖经验。
如今,传统水产养殖产业在这里变化出新花样。歇马甘孜旋耕机配件价钱图片庙村兴起了家家搞经营、户户有收入的新产业格局。村民也通过努力致了富,建起一栋栋鳞次栉比的小楼房,道路实现了硬化,人居环境也变美了。
“作为农村致富带头人,乡村振兴新青年,我会继甘孜旋耕机配件价钱图片续扎根在这片土地,将青春和热血奉献给家乡。”对于未来发展,李鹏充满甘孜旋耕机配件价钱图片信心。
旋耕机之家为了大家交流有关旋耕机相关知识组建了微信群,群里有技术大牛、厂家、需要购买旋耕机的客户,不确保会有你想要的 ,相信你能在圈内整合资源,拥有更多的机会可能。前100名免费,如有意着添加微信18215288822(备注旋耕机微信群)拉你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