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器钢音入梦来
——“中国农机之乡”湖南双峰县农机产业筑梦记
作者:李万军
当前,虽然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和农机产业化水平仍然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但在这场农业机械化和农机产业化发展的竞赛中,双峰农机的异军突起和实践成果证明,只要我们树立信心,明确目标,敢为人先,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攻克不了的难关,就没有实现不了的目标。我们坚信,诚如双峰农机产业实践,一个更高质量、更高标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和农机产业化之路,就在明天。
引 子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这是新中国成立之初,伟大领袖毛主席在谈到农业问题时的金口玉言。
这既是主席的预言,也是他老人家的梦想。
半个多世纪以来,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了实现主席当初提出的梦想,几代人筚路蓝缕,风雨兼程,力争早日实现农业机械化。
如今,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消费国,我们的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已近 70%水平,已然处于碾压亚非拉与追赶美英日这样的准发达区间。
即便是最不适宜于农业机械化作业的南方丘陵山区,比如湖南,也有如星光般散布于田间地头的铁器钢音,日夜轰隆作响,上演着一场接一场现代农机耕作的壮美交响曲。其中,最具代表性和创新力的娄底双峰农机产业集群,就是这样一个唱响湖南、走向全国、扬名世界的领跑者和追梦人。
梦起青树坪
双峰县位于湖南中部,总面积1715平方公里,人口95万,距省会长沙148公里,是传统的农业大县,也是典型的农机化大县,还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和全国瘦肉型生猪基地县,拥有耕地面积 61 万亩,是名副其实的“湘中粮仓”。
曾几何时,湖南作为中西部农业大省,同时作为丘陵山地密布的内陆地区,在农机产业方面,曾有过阶段性的辉煌,也有过小有所成之后的欣喜。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机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沿海地区和中原、东北一带的农机产业强势崛起。如鲁、豫、辽、苏、浙等五省,其农机工业总产值在全国的占比早已超过七成,而地处中西部的湘、黔、川、桂等省区,在全国农机工业总产值中的占比不足三成。
而本来经济基础较好,地理位置也明显优于川黔桂等省区的湖南,没能很好把握住改革先机,已然落寞,很快由全国的农机大省,没落成了农机小省、弱省,前些年最弱的时候,农机化水平排在了全国的第 21位,仅列中部 6省第 5位。放眼国际,若与非洲南部一些国家比,或可一提;若与欧美比,就像是芝麻比西瓜、蚂蚁比大象。
作为毛主席的家乡人,咽不下这口窝囊气啊!怎么办?如何补齐这块短板哩!
湖乡儿女你追我赶,在农业机械化之路上,从未停下“比、学、赶、帮、超”的生产脚步。在这场拉锯战中,衡阳先声夺人,一举攻克了农用拖拉机制造难关。其次就是耒阳,他们凭借毗邻衡阳的优势,也率先拿下机动插秧机,成为 20 世纪 60 年代全国农机行业的一桩美谈,并惊动了日韩、欧美。然后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岳阳汨罗,他们生产的“建湘”和“滨湖”牌柴油机,也一炮打响,红遍湖南。
娄底 ! 该轮到娄底出手了。作为湖南省和娄底市农业大县的双峰该往哪儿走呢?那年那月,坐拥世界锑都资源和涟钢的娄底人、尤其是和晚清名臣曾国藩、革命先驱蔡和森同乡的双峰人,他们不急不躁,而是立足现实,因陋就简,抡起老把式,围绕急需,瞄准痛点,开始零打碎敲式地干起了农机具生产加工业。
在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双峰先后成立县火光机械厂、县农械厂、县修造厂、县向阳五金厂等多家国营和集体企业。
1954年春,在双峰县委、县政府的倡导下,青树坪和龙田公社等地的 22名青年,在青树坪的老街一角,发起了农业互助组,他们东拼西凑起 800元现金,添置了九排红炉,成立了火光铁业合作社。
当年这个小小的合作社,依当今标准,充其量不过就是一处简陋的铁器加工坊。但在当年,这些刚刚翻身解放且勇于追梦的双峰人,天不怕,天不怕,就这么莽里莽撞地盯上了农具,爱上了铁器,还真弄出了几件像模像样的东西。如人工打稻机、手摇抽水泵等,这在一穷二白的新中国,绝对算得上稀罕之物了。
1957 年,该社书记陈重阳,还代表合作社出席了北京支农先进群英会,并受到周总理的接见和表彰;1958 年,该社主任王连堂,二度进京接受了党中央的颁奖。这对一个县属国营小厂而言,是当年难得一见的“头条”。
话说这个位于双峰县境西部,始建于 1912 年的青树坪镇,镇子虽小,却名气很大。它西接邵东县,东邻印塘镇,南与花门、锁石两镇毗邻,北与三塘铺镇相接,自古为驿站要塞,是湘中通往湘南的必经之地,早在清咸丰年间,就是商贾云集之所。而最令人记忆犹新的是 1949年 8月 15日至 18日,我第四野战军49 军 146 师与国军桂系军阀白崇禧精锐,在青树坪一带发生的一场短促而惨烈的战役。
在此战役中,占据先机的国军,原本想将误打误撞的进入国军“口袋”的146 师一口吃掉,只是无奈我军战斗力出奇地顽强,得已成功突围,让敌军阴谋未能得逞 , 并为此后第四野战军发起的“衡宝战役”创造了先决条件,同时也为双峰人民留下了勇于牺牲、敢为人先的旺盛火种。
英烈长眠千古,火种生生不息;革命加拼命,无往而不胜。
1959年,火光铁业合作社在当地人民群众和县委的决策下,转改为地方国营火光机械厂,当年在职职工多达 270余人。第二年,我国发生了历史罕见的三年自然灾害,在严重的灾害冲击下,该厂不得不减员求生,员工一下锐减至100余人。
1972 年前后,双峰县有关领导决定将经营有方的小富铁业社和前景看好的青树木业社并入该厂,算是初步实现了强强联合。1975 年,在双峰县委和县政府的再度指导下,又将青树综合厂和服装厂并入了该厂。1978 年,开放搞活初见端倪,县里决定再将青树铁业社并入该厂。至此,该厂占地面积达到 1.42 万平方米之多。
当年,火光机械厂不仅占地面积大,产品也从最初的锄头、耙头、人工打稻机等农具制作,继而发展至大型冲床、鸟枪生产,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甚至还承接过军方的半自动步枪试制任务。如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发出来的手摇压面机、手摇绞车、铁页蒲滚等,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发的电动压面机、和面机、机滚船、小型米机等。产品可谓琳琅满目,厂子也算大名鼎鼎。
其他的几个农机厂,也曾各具特色,各有优势。如双峰县农械厂的农用三轮车和小型拖拉机,县修造厂的改良风车和木制手摇水泵等产品,都曾与县火光机械厂的主打产品一样,红极一时,风光了很多年。不得不说,今天的双峰农机制造品牌,与昨天的农机创业攻关是一脉相承的。
标志着双峰农机产业发展步入正轨的历史大事——是 1976年 7月,该县成立了双峰农机研究所。该所甫一成立,便组织科研队伍与农机生产企业联合生产,开展技术攻关。技术人员分布在农机制造一线,蹲点到每一个班组,贯彻到每一道工序,落实到每一名职工,逐个针对环节攻关,逐个瞄准问题改良,有力地提升了农机制造水平,还开发出了不少新的农机品种。如曾获国家机械工业部“部优”产品的 6NF- 90型碾米机、饲料加工机组、磨粉磨浆机、粉碎机等新型农机。自此,双峰农机品牌发展初露端倪,技术主导产业的意识也开始萌芽,为成就今日之双峰农机品牌夯实了根基,赢得了先机。
梦醒千帆竞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尤其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制步伐不断提速,遵照国家的总体部署,大多国有中小型企业,要么兼并重组,要么关停运转,多数小型国有企业职工,原则上都要先买断身份,然后再竞岗分流,那些被淘汰出局的,就只能自谋行当了。这就是当年流行的“下岗”或“下海”之说。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为了彻底打破“铁饭碗”,国企改制,全员竞岗,减员增效,增收节支,对大多数大型央企和国企而言,影响甚微,阵痛较小,只要稳中求进,便可重整旗鼓,转型升级都相对成功。可对像这样地处双峰的县区级传统农工企业,改革的阵痛就像地动山摇。尤其是那些过往就存在管理不善、经营无方、效益不佳的企业,早早便“关门大吉”了。而对双峰县火光机械厂、农械厂等几家农机厂来说,虽相比于一般工业企业的生命力要顽强很多,但在大势面前,在外商和沿海经济特区的冲击下,也很快摇摇欲坠。
转眼即到新的千年,此时的改革开放风头正劲。
改革大潮下,很多新的创业企业纷纷涌现,几乎有了城镇满街都是农机制造,乡村遍地都是农机轰鸣的奇葩景象。据统计,2000年,双峰县拥有农机制造企业 200余家,其中,家用组合米机生产厂家就多达 150余家,年产量逾 100万台,约占全国市场份额的 60%。规模不可谓不大,势力不可谓不强。这可从当年一般农机厂的员工工资待遇上得到佐证。当时双峰很多农机厂的工人工资,人均每月能拿 4000余元,此收入是该县一般公务员工资的 4倍有余。
可是乐极生悲,好景不长。
由于农机企业一窝蜂似的盲目求进,质量良莠不齐,管理模式也越来越粗放。优秀技术专才匮乏,研发投入不足,导致产品技术含量、附加值降低,产品更新迭代减慢。加之出口服务平台滞后,国内市场趋于饱和,同质化现象严重,县内恶性竞争愈演愈烈,从而效益一落千丈,大多数企业的利润几近为零。一声叹息之后,在2000年左右,在册的200余家企业锐减至46家。
“散乱差现象如此严重,价格战变成窝里斗,国内市场又已饱和。若县委、县政府的监管和服务再不跟上,我们将无法向人民交代。”在一次农机产业调研座谈会上,双峰县一位主要领导,直接了当地狠批了自身。痛定思痛之后,双峰县出台了一个接一个文件,制定了一项又一项的举措。《双峰县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措施》等规定举措,可谓项项具体,条条到位,招招见红,不仅整治和规范了原本杂乱无序的农机市场,而且还引导和推动了农机企业的品牌整合,先后重组了五丰机械厂、农友机械集团等 7家股份制企业,还设立了农机产业发展专项扶持基金。通过整合治理,该县的农机生产企业又从 300 余家,整合成为 61 家。
为了进一步落实整顿整合成果,提升双峰农机产品质量和效益,该县专门成立了农机机电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设立了双峰农机机电产业管理办公室,还成立了双峰县农机机电产业协会,协同制定组合米机等系列产品的行业标准及准入门槛。作为设置门槛和标准的起草牵头单位,农友和金峰两大集团功不可没。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大整治大整合行动中,他们除了服从县党委和县政府指挥调度,还主动发挥自身技术科研优势,在擅长领域针对双峰县主打优势产品,研究制订并修改了标准,基本统一了该县的农机规范。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双峰县几家龙头企业的技术标准,不仅只停留于双峰县域,很多后来还成为湖南省省级和有关部委出台的国家级标准,可谓一举多得。
在农友和金峰两大集团等带头大哥的引领下,大多双峰农机制造产业、经销商,也纷纷放下架子,丢掉面子,自觉自愿地参与到这场史无前列的整治规范和转型升级中来,如发展势头强劲的家传企业劲松集团、嘉鑫集团和丰彩集团等双峰农机龙头,均是最先响应的典型代表。如今,无论你走进双峰农机产业园区的哪家生产厂房(车间),首先映入眼帘的数控加工、激光切割、编程控制、机器人焊接等现代化制造工艺设备,早已成为起码的标配。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经过几轮规范整治和转型升级后,双峰当初提出的“龙头企业 + 产业园区 +农机市场+ 农机会展+ 自主创新”五位一体的发展目标已基本达成。该县农机产业现有生产企业85家,从业人员3万余人。主要产品除了传统的组合米机、拖拉机、三轮车、旋耕机、插秧机、收割机、烘干机等 60多个品种 300多个型号外,还涵盖了水稻生产全程,以及畜牧养殖、农用运输、农产品加工等机械设备,形成了从原材料供应到产品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拥有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9家,智能制造示范企业(车间)2家。同时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联合开发自主技术项目,引进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机械研究院、湖南农业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组建了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先后邀请罗锡文、印遇龙院士等专家团队驻园,设立了院士工作站。联合19 家院所与 35家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实现校企融合,成果共享。
汗水凝结硕果,智慧催生奖牌。近几年来,该县先后荣获“中国农业机械之乡”“中国碾米机械之乡”“湖南省农机产业基地”“湖南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湖南省农机产业园”等称号。永丰农机特色小镇纳入了湖南省“首批特色产业小镇”。农友集团被工信部授予“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该集团技术中心还被认定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劲松机械被工信部列为“两化融合试点企业”。获得如此众多的国字省级招牌荣誉,已非一般农业地区所能为。
令人十分欣喜的是,该县由农友、劲松、五丰等 5 家农机企业联合成立的双峰县丘陵农机研究院,拟重点研发丘陵山区适用的农机产品,并承接了工信部油茶产业全过程无人化作业试验项目。
这个前瞻性项目能够落地双峰,不仅是对双峰农机头部企业的认可和信赖,更是国家在农业层面对双峰最好的肯定。这或许也是对素有耕读传统和敢为人先精神的双峰人、对清代名臣曾国藩和当代革命先驱蔡和森故乡最好的注脚。
梦飘亚非拉
此前,双峰农机产业虽然拥有遍布中国南方大部分省市区的农机销售网络和多达数百家的农机制造企业,但是直到二十世纪初,双峰仍没有一个农机销售集散地,农机销售门店散落在县城各地,信息渠道也不畅通,外地经销商难以在双峰找到合适的产品。直到 2002年 12 月,双峰永丰经济技术开发区引进香港(东港)投资有限公司,投资 1.18亿元,在 320 国道南侧,建成面积达 9.5万平方米的湘中农机机电大市场。同时,从 2003 年开始,连续多年在该市场举办中国南方农机机电产品展览会和湖南省农机机电产品展示订货交易会,为生产企业、经销商和农户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会展很快吸引了来自全国 20 多个省市区数百家企业的产品参展,参展客商达到数千人,其影响力和地位不言而喻。自此,双峰农机机电大市场连续 10年获评“全国十大农机市场”。不仅如此,双峰农机产业拥有国内外专业销售网点 1万多个,并与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合作,建立了10 多个网上销售平台。随着双峰农机影响力的提升,双峰农机“请进来”与“走出去”的步伐便如鱼得水,客商也纷至沓来。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近年来,双峰农机主动对接融入“一带一路”战略,依托湘博会、中非经贸博览会、印尼国际农机展等各类展会平台,拓展东南亚和非洲市场,产品出口到缅甸、老挝、越南、泰国、印度、俄罗斯、坦桑尼亚、阿根廷等 20 多个国家。
2016年,在中国规模最大的农机展会——中国国际( 武汉) 农机机械展览会上,永丰农机等 10 余家双峰参展企业,与国内外客商签订销售合同多达 50 余个,总金额达 6亿元。在娄底市和湖南省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同年 5月,长沙海关工作站入驻永丰镇。
2017年 1月,韶山海关也在永丰镇设立了办事处,更好地促进了双峰农机“走出去”。同年的 5月 16 日至 26日,在省商务厅和娄底市政府的牵头下,以双峰农机为主办阵容的湖南农机经贸代表团带领全省 17家农机龙头企业,远赴泰国、老挝和越南,开展了为期 10天的湖南农机走进东盟经贸活动。
据报道,期间他们拜访了泰国工业部,泰国大使馆经赞处,老挝农林部、老挝农林商会,越南工商会、越南农业部、越南中国商会等处;举办了 3场“湖南农业机械推介会”,参观了泰国湖南工业园、老挝农机市场,走访湖南省境外企业近 20 家,对接农机机电销售企业 120 余家。
泛亚农机,于斯为胜。5月 17日,泰国工业部次长会见了湖南农机经贸代表团一行。双方一致认为,泰国是东南亚农业大国,正在由传统农业向工业国迈进,而湖南作为中国的主要农机产品生产地,农机产品质量好、规模大、产量高,尤其是双峰生产的中小型农业机械,非常符合泰国农业生产需求。湖南农机与泰国将有更多的交流与合作,实现湖南农业机械与泰国现代农业的双赢。21日上午,在湖南农机经贸代表团走访老挝湖南商会时,娄底市副市长梁立坚与商会负责人分享了中国湖南农业农机发展情况,并就湖南与老挝开展农业农机交流合作提出了相关建议。次日下午,湖南代表团在万象湄公河畔的地标酒店举行“湖南-老挝农业机械产品对接会”。湖南省商务厅亚洲处符亮副处长主持会议并介绍省情,老挝农业司副司长致辞,湖南省农机局王罗方副局长推介了湖南农机,娄底市副市长梁立坚则专题推介了双峰农机。24日,湖南农机经贸代表团在越南工商会举行“湖南-越南农机产品对接会”。会上,娄底市农机局付凯军局长主持了此次对接会。双峰县副县长尹超作了农机推介,农友集团营销总监周一鸣介绍了公司产品及合作愿景。
此次以双峰农机制造为主打的湖南代表团的东盟之行,不仅提振了湖南农机制造的自信,而且进一步增强了双峰农机品牌的信心,至少它告诉了国人:中国农机尤其是双峰农机,相对于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等工业基础薄弱、农业传统保守的国家,至少有近 30 年的先发优势。且这些国家多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多丘陵山地,以种植农业为主,对于中小型、灵巧型的双峰农机非常适用。活动期间,双峰的农友、劲松、农伯乐、五丰等双峰农机已经通过自营出口或代理出口,现场达成产品销售合作意向 5 亿余元。
与此同时,“走进来”的客商与“走出去”的相比也毫不逊色。2018 年,泰国、尼日利亚、加纳、厄瓜多尔、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客商不远万里,来到双峰考察农机企业,并进行了业务洽谈。2020年 9月,双峰农机克服新冠疫情影响,积极参加第十届“湘博会”暨湖南‘一带一路’农机产销对接会”,专题推介了双峰农机,现场共签约农机产品贸易合同 25个,合同金额 5.23亿元。其中,农友集团现场销售的烘干机、旋耕机等机具多达 267 台,销售额达 2000 多万元,农友集团生产的小型收割机和履带自走旋耕机,深受东南亚朋友欢迎,并筹划在越南、印尼建立组装分厂;劲松机械、银杉机电等企业的产品,也远销俄罗斯、越南等 10余个国家和地区。这一年,双峰农机产品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了 1亿美元,完成农机自营出口 1837 万美元,同比增长了 85.9%。2021 年 1 至 7 月,完成农机出口1508万美元,同比增长了73.1%。
外贸是关键,服务是保障。党的十九大以来,双峰农机产业不仅组建了自己的外贸团队,还在泰国、印尼、老挝等重要出口国建立了农机代表处或 6S 店,进一步延伸产品售后服务。不仅抢占东南亚等国际市场,而且一跃成为国家参与 “一带一路”的建设先锋。双峰农机成功闯出国门,并占领了 60% 以上的东南亚市场。至此,双峰的外贸格局已然成形。
追求不停步,奋斗无止境。
做企业,搞外贸,征途漫漫,唯有奋斗。双峰农机能成功跻身海外市场,尤其是亚非拉美市场,充分说明它已然崛起。同时雄辩地回应了某些逆潮流而动、开历史倒车的国家——经济全球化趋势势不可阻挡,人类命运共同体绝非口号,一带一路已然成型。在中国制造、湖南制造响彻寰宇的当下,地处内陆腹地的双峰,不仅没有缺席,而且势头正猛。双峰农机不仅在国内市场证明了湖南的工业势力,而且在国际市场为中国农机制造赢得了不二的口碑。
梦圆新时代
在一定范畴内纵横比较,双峰农机无疑称得上灿烂辉煌,前所未有。若将双峰农机放眼中国制造工业领域,它又显得势单力薄。即便是将之置于湖南省内的重工业链路中,与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山河智能等这些超大型工业航母比,只能是小巫见大巫,或是九牛一毛也。
然而,放眼全省全国的农机制造行业,着眼于县域工业这个科学范畴,双峰农机无疑是出类拔萃,卓尔不群的,更是值得大书特书的。据统计,2019年,双峰农机产业对该县经济的贡献占比已超出1/3,在双峰工农业中堪称一枝独秀。 2020 年,双峰农机产业在湖南农机行业工业值中占比也超 1/3,是全省百余县市区不容置疑的带头大哥。
创业不易,守业更难,走向顶流则难上加难!没有当年的皮糙肉厚,哪来今日的辉煌成就?
还是让我们以劲松机械和丰源集团这两家企业的掌门为例,解剖一下他们的创业之道吧!
说起劲松机械,双峰人几乎家喻户晓。这家祖孙三代传承下来的农机制造企业,当年从小打小闹的印塘镇、欲说还休的青树坪、到如今车水马龙的工业园,一路走来,历经坎坷,可谓步步揪心,百转千回。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从衡阳雁北监狱“黄河”汽车制造厂总调度室退休后的蒋劲松老人,回到双峰没几天,就被人请去长沙某汽车配件经营店,当起了顾问兼店长,由于其业务娴熟,经营有方,加之产品“进出口”的渠道通畅,很快为该店老板赢得了滚滚财富,知恩图报的老板,也没有亏待这位表现优异的顾问兼店长。
正当蒋劲松在长沙干得风生水起时,家中的老大老二给他打来了电话:“老爹,这两年双峰办农机厂的人越来越多了,人家都大赚特赚啊!我和老二老三都商量好了,也想办个厂,您技术那么好,与其在外帮别人赚钱,不如回家帮我们创业吧!再说,您辛苦了一辈子,常年在外也不安全,您回来帮我们,我们也好照顾您哪!”
接了俩儿子的电话,聪慧过人的蒋劲松老人,自然心知肚明,孩子们要打他的主意了。想想离家两年,长沙这头老板对他不薄,但花无百日红,人无百日好。尽管自己帮人经营,至此虽销量仍在稳步上升,但越往后恐怕越难以为继。种种迹象表明,随着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发表,一石激起千层浪,沿海经济特区如今的发展形势逼人呀!中外合资企业如下饺子般冒出,尤其是工业制造企业一日千里,呈现出一派万马奔腾的繁荣景象。而此时观念落后、优惠政策滞后的湖南等中西部内陆省区,思想依然因循守旧,经济发展仍徘徊难前,再者,受沿海外来经济影响,沿海对内陆地区的虹吸效应也开始显现,内陆原有一大批国有制造企业已经开始关停并转,自己原本合作良好的几家上游企业,说不准很快就“拜拜”了。想到这些,蒋劲松老人,诚恳地向店老板表述了自己的想法,也得到了店老板的理解。这样,如释重负的蒋劲松老人,怀揣着店老板分发的 20余万元工资加红利,很快就踏上了回家的旅程。
蒋劲松理解孩子们想办机械厂的冲动,也深知他们的不足与短板,孩子们一缺资金二少技术三又不懂管理,与其让他们去折腾,还不如我老将出马,先干它个几年,形势一好,就交给他们,形势不好,大不了再开荒种地。决心既下,蒋劲松便以这 20多万元的原始积累,于 1993年注册了劲松机械厂,产品也从自己最熟悉最拿手的汽车手动变速箱、制动刹车部件起步,带领在家务农的两个儿子,自此走了机械制造之路。
开头两三年,产品设计定型还算顺利,营销渠道也算畅通,似乎一切得心应手。但接踵而来的便是蒋劲松老人之前所担心的:随着沿海制造的雄起和内陆制造的颓废,不少合作厂商隔三差五的转制或倒闭,汽配件市场眼看着只剩下一根独木桥了,企业原本积累起来的第一桶金一下便折损了大半。
活人怎能被尿憋死。见多识广且经历过大风大浪的蒋劲松老人,不信东风唤不回。他深知,自己的企业目前吃水不深,船也不大,船小好调头啊!既然汽配件市场已然崩塌,咱就干脆改弦更张,改走眼下风头正劲的组合碾米机罢。
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尽管蒋劲松老人与机械制造尤其是汽车制造打了一辈子交道,但他深知隔行如隔山的道理,更明白好手难敌四手的古训。缺技术能手,他就从市场上找人;缺制造平台,他就咬紧牙关从沿海以高价采购;缺周转资金,他便从亲朋旧友中求助。就这样,几套组合拳下来,不仅让儿女们刮目相看,也让本地市场同行们看到了他老当益壮的雄风,凭着这股老当益壮的雄风,蒋劲松硬是将劲松机械撑了下来。
办企业只图撑下来是万万不可的,加之岁月不饶人,蒋劲松深明这个道理。在新的世纪新的千年,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年过古稀的老人,考虑到老大老二的年纪也近六旬,恐难再委大任,于是决定将正值壮年的老三从煤矿召回,拟将这接力棒传给他。
接棒劲松家业后的老三,为不负老父亲重托和大家庭的期望,总是夜不能寐,食不甘味,既一心抓生产,又全身跑营销,甚至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2007 年,在赶往衡阳送货的途中,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终止了他奋进的脚步,将自己的生命和事业永远地定格在那个悲伤的日子。
父亲老年丧子、妻子中年丧夫、儿子青年丧父,人生悲剧不过如此。家遇变故那年,蒋劲松的孙子蒋雄彪正在南京陆军学院读军校,为了儿子能够安心学业,为了继承丈夫的遗志,也为了蒋家的未来,老三的妻子罗云礼,很快擦干眼泪,在众目睽睽下捡起丈夫的接力棒,以柔弱之躯扛起了劲松机械的发展大业,并在市场最艰难时刻,果断的推行了股份制改革,成立了湖南省劲松机械有限公司,让企业的经营发展实现了根本性的转型。
因招考身份原因,蒋雄彪从军校(地方委培生)毕业后,无法继续扎根国防,经与家人沟通,他没有选择回家帮衬母亲或接棒公司,而是选择了去广东佛山。此番决定,他不为别的,而是为了进军佛山不锈钢行业。从这也可看出,这个生性倔强且经历了四年军校淬火的八零后,生来就不是个坐享其成之人。他坚信自己在军校的四年修学,一定会有用武之地。
有志者,事竟成。青春年少、只身闯荡佛山的蒋雄彪,即便青年时期遭遇了家门不幸,但心中始终燃烧着一股和父辈们一样执着的创业情怀。在佛山,他在没有向家里伸手要一分钱的前提下,通过自己三年五载的努力打拼,竟然如鱼得水般地赢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且组建起了自己幸福的小家庭。
2012年,在爷爷蒋劲松和母亲罗云礼的再三邀约下,拗不过长辈的蒋雄彪,怀揣着亲手赚取的 500余万现金,回到双峰,接手劲松机械集团,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该公司的第三代掌门人。蒋雄彪接手公司后,以他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所见所闻所学,在坚守传承的同时,锐意创新,敢于进取,接轨国际,瞄准一带一路的政策机遇,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将自己在佛山赚取的第一桶金,全部砸在公司的技改项目中,一口气将标准厂房增至 40000 平方米,添置了价值数百万的激光切割机、焊接机器人、自动化数控设备等智能化设备,成功引领双峰农机走出国门。企业销售收入从 2018年的 9128万元增长到 2020年的 16852万元,年均增速达到 35%。2020 年实现家用碾米机产销量、出口量全国排名第一,产值 16941.6万元,创汇 1128万美元,外贸出口近三年增长率为 95%。一跃成为了双峰名副其实的龙头企业。年轻的蒋雄彪用自已的实际行动,让一些对家族企业存在偏见的同行刮目相看。
花开成双,再表一枝。
在双峰农机行业,只要说起丰源集团董事长彭彩莲,无人不晓,无人不赞,人们都说这是一个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强者。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豆冠年华的彭彩莲进入青树坪火光厂,被计划分配到车间当起了钳工。她从学徒做起,跟随着师傅勤学苦练,不出几年便掌握了钳工绝技,很快成长为厂里的钳工技术骨干,可惜的是,正当彭彩莲埋头苦干、一心为公的时候,原本赫赫有名的火光厂,也最终难逃关停或转制的命运。
作为一位人到中年且家境不错的女性,下岗的遭际,并非不可承受,也并非不可适应。或许是因为自己壮志未酬的梦想,彭彩莲不能认输,她想,无论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双峰的女性同胞,她仍要做点事情,证明点什么!否则就对不起双峰县被全国妇联授予“中华女杰之乡”称号似的。
说起双峰百年女杰,早已脍炙人口。她们分别是辛亥革命时期的鉴湖女侠秋瑾、中央第一任妇女部长向警予、我党早期全国妇联第一任主席蔡畅、革命先驱蔡和森的母亲葛健豪、原全国妇联副主席曾宪植等。上述双峰女杰,无一不在百年中国的伟大历史进程中熠熠生辉,光照后人。
以双峰女杰为榜样不想认输的彭彩莲,在另起炉灶时,他首先想到的就是火光机械厂的工友兄妹,尤其是技术骨干,在这些患难之交的帮衬下,彭彩莲领衔的丰彩食品机械集团,绽放出绚丽的花朵,活出了她该有的“丰彩”,赢得了市场和世人的尊重。
数年后,为更上一层楼,也为了配合和响应县委县政府关于做大做强双峰农机龙头企业的号召。2013年 7 月,彭彩莲一咬牙,在自己几度让利的情形下,携手多家企业,以 3180 万人民币的资本金,注册成立了湖南丰源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开始了主营压面机、和面机、切面机、薯粉机、水泵、食品机械等设备及其配件的制造和销售。集团产品不仅占领了全国各地市场,而且跟随着新时代的步伐,逐步走出国门,并向海外市场发起了冲锋。
“改革是国策,开放是趋势,下岗是潮流,创业是必须。面对趋势和潮流,下级只能服从上级,个人只能服从组织,但产品必须服从市场。”塞翁失马,焉知祸福。经历了改制下岗和下海创业、早已漫步花甲之年的这位女企业家,面对笔者,不无感慨,颇有心得。
如今,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经济发展格局中,这两家农业机械集团,正紧紧跟随着新时代前进的号角,昂首阔步地走向新时代的新征程上。
尾 声
总而言之,由于地理、经济、文化和体制机制的异同,世界各国走上了不同的农业机械化、农机产业化发展道路。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因为幅员辽阔、人口稀少,资源丰厚,较早成就了他们的农业机械化和农机产业化之路。而日本、韩国等,因为人多地少,他湖南旋耕机配件怎么样们十分重视集约化的农湖南旋耕机配件怎么样业生产,于是发展了其独特的精细农业机械化和农机产业化之路。
当前,虽然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和农机产业化水平仍然落后于上述这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但在这场发展农业机械化和农机产业化竞赛中,双峰农机的异军突起和发展实践证明,只要我们树立信心,明确目标,敢为人先,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攻克不了的难关,就没有实现不了的目标。我们坚信,一个更高质量更高水准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诚如双峰农机实践的农业机械化和农机产业化之路,仿佛就湖南旋耕机配件怎么样在明天。
娄商传奇(23)山窝里飞出金凤凰
旋耕机之家为了大家交流有关旋耕机相关知识组建了微信群,群里有技术大牛、厂家、需要购买旋耕机的客户,不确保会有你想要的 ,相信你能在圈内整合资源,拥有更多的机会可能。前100名免费,如有意着添加微信18215288822(备注旋耕机微信群)拉你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