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崔金山 搜集整理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农忙的季节。记得小时候,一年放三次假:一个是寒假,因为过年,一般四周28天;一个是麦假,因为收麦子种玉米,一般三周21天;最长的是秋假,因为秋收种麦,一般六周42天。设立麦假和秋假,就是为了让孩子们帮助生产队劳动。1978年学制改革,取消了麦假和秋假,提升教育质量是一方面,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业机械的推广。
据《灵寿县志》记载,灵寿传统农具的形成历史相当久远,县内已发掘新石器时代的石锛、石铲,经过“三皇五帝”时代的耒耜插田,尤其通过春秋战国时期铁犁、铁锨、铁镐等大量铁制农具的重要变革,以及汉唐时期镰刀、木耧等多种铁木制农具的补充和改良,到宋末元初,基本形成了本县接近现代使用的传统农具体系。此后700多年,除了古铁犁于清末民初改作木犁、不久又改为耠子外,其余传统农具再没有什么改进和发展,农民一直沿袭着祖辈的农具,种植着祖辈留下来的农田,一犁一犁耕地,一垄一垄种地,一桶一桶浇水,周而复始,一年又一年。
灵寿历史上缺水,俗称“十年九旱”,农具的变化也首先从最需要改进的提水工具开始。1912年春,县“农林试验场”购置了县内第一台八卦水车。八卦水车俗称“翻车”,车架用熟铁打造,主体是一组类似齿轮形状的平轮和竖轮组合,放置在大口井上,平轮由大牲畜围着井口拉动,带动着与竖轮连为一体的两根平行链条向上转动。平行链条上横挂着许多木斗在井底舀水,当木斗转到最上面时发生倾斜把水倒入水槽,最后流入农田。这种水车大大提高了提水效率,但庞大粗笨,必须壮牲畜牵动,而且造价昂贵,只有一些较富裕的农户才能买得起,因此全县数量并不多。我记事时,我们生产队菜园的大口井上就有一架黒黒的“八卦水车”,但水斗是铁的,应该比八卦水车更进步一些。那时候,我总想踩着水斗爬到井底,看看下面是不是住着传说中的神仙。
灵寿农具发生质的变化的里程碑,当数1935年与仁寿渠(灵正渠的前身)配套的锅驼机与水泵。当年仁寿渠竣工后,华北水利委员会和河北省水利厅拨专款,购买了德国产的3台150马力锅驼机和3台3尺水泵,安装在岗头村北扬水站抽水灌田,开启了灵寿由农具向农机变迁的新时代。这三台锅驼机和水泵使用不到三年,就被侵华日军彻底破坏。解放后,人民政府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力,1957年首先购置国产75马力锅驼机恢复岗头扬水站作业,到1960年全县锅驼机发展到了188台。锅驼机实际上就是蒸汽机,用煤或柴草加热锅炉产生蒸汽,通过蒸汽机的汽缸推动活塞运动,再推动主轴转动形成动力,带动水泵或其他机械运转。由于这种机械太笨重,热效率很低,1962年后逐步被煤油机、柴油机和汽油机取代。小时候,我们村南的机井旁就有一台锅驼机,已经拆光了运转设备,只剩下牛那么大一个铸铁疙瘩。听奶奶说,我娘年轻时就开过锅驼机,也不知是不是这一台。
旋耕机滚子多少钱一个
灵寿提水灌溉真正步入机械化,始于1960年电力推广。1960年本县有了第一台17千瓦电动机,1965年增至236台,主要用于农田灌溉。我们村的第一台电动机和水泵,安装在村西口那个大口井。孩子们整天围在井边戏水,渴了就把小手指弯成一个“筒”的形状,放在机井出水口,嘴对准虎口部位“咕咚、咕咚”喝个痛快。姑娘媳妇们也都聚在机井对面水渠边的大柳树下,一边抡圆了棒槌槌洗衣服,一边讲着不知从哪儿听到的笑话,机井出水的“哗哗”声、孩子们打闹得“呀呀”声和妇女们讲笑话的“嘎嘎”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组欢快的交响乐,形成了一幅独特的风景。电动机和水泵刚开始安在机房的地面上,随着地下水的下降,过了几年又沉到了离地面好几米的深坑里。又过了几年,大口井改成了深水井,离心泵也改成了潜水泵。
灵寿县引进柴油机也是1960年,到1965年达到236台。我们村使用柴油机较晚。记得因我胳膊骨折,爹带我去石家庄的时候,在正定县麦田里第一次见到一台拉着水泵抽水“突突”冒烟的东西,后来才知道是立式柴油机。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我们村生产队才有了柴油机,主要用途就是提水灌溉。随着上世纪七十年代用电越来越紧张,柴油机越来越被农村广泛使用。特别是农村分地后,我们村几户就有一台柴油机,全部安装在一个木制的架子上,谁家浇地,安上拉车轮拉到井边,用铁柱固定一下,挂上皮带联接上水泵就可以浇地了。到1987年,全县共有柴油机4858台,比电动机整整多一倍,成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农机的主力。从本世纪初开始,国家电力逐步趋于饱和,柴油机也逐步退出灵寿动力机械的主角。
灵寿运耕机械的发展与拖拉机的引进是同步的。几百年来,灵寿运输农具多是背篓、抬筐、扁担、独轮平车等,富家大户才有双木轮“扣铁瓦”的九网十八辐笨重大车,1958年开始推行坐着不太颠的“胶轮车”;耕地农具历史上主要是铁犁,清末民初改良为木犁,都必须用牛或马骡等大牲畜才能拉动。1958年秋后,灵寿与正定合县后的正定县拖拉机站,首次使用进口拖拉机在灵寿城关附近耕地100亩,引来百姓围观。
1959年,成立正定县灵寿机耕队,配有进口拖拉机8台,其中乌尔苏斯6台,热特—35型1台,D-40型1台。1962年重新恢复灵寿县后,正式成立县拖拉机站,拖拉机发展到11台,都是进口型。1965年后,国产机型逐年增加,主要是东方红和铁牛55。小时候第一次见到的拖拉机,应该是县里给供销社送货的,全村孩子们听到震天响的“铛、铛”声,都跑到供销社围观,仰望着比自己还高的轮胎、快速运转的手轮、冲天的烟囱和喷出的烟圏,感到无比神奇。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我们公社也成立了拖拉机站,最初只有2台“单缸杵”,应该是波兰产的乌尔苏斯。放学的时候,就会同几个发小一起,到公社机站看拖拉机打火。只见一个小伙子先拿几根短粉笔一样的硫磺棒,在发涩的烟囱底部“呲”一下划着火,然后把吐着火舌的硫磺棒塞到打火孔里,这个壮小伙子迅速用双手来回转动那个大手轮,“咕、咚,咕、咚,咕、咚,咕、咚”越转越快,转到一定速度后,发动机就“铛、铛、铛、铛”地自动运转了。拖拉机耕种一般是秋收后,各村各生产队轮着,昼夜不停,人歇机不歇,拖拉机手到那个生产队耕地也是好吃好喝地供奉着,每个生产队都想让拖拉机手多耕地、多种地。后来,公社机站又装备了一台铁牛55,一台履带式拖拉机,比原来的进口机型马力更大、耕地更多。从1970年开始,县机械厂开始生产12马力“小四轮”,小拖拉机逐步普及到各村,到70年代末已经普及到了生产队。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分地后,大部分农户考虑成本问题,曾又恢复骡马耕地,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随着耕种机械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骡马才逐步被淘汰。同时,改革开放后,农用运输机械也得到快速发展,农用汽车、三轮车发展更快,逐步成为农村运输的主力。
灵寿的收获机械发展相对较晚。最早的小麦脱粒机械,是用大拖拉机拉着铁滚子代替骡马拉着碌碡碾场,并逐步有了扬场机。1962年,国家无偿调拨给本县1台北京产C-6型小麦联合收割机,但因机型庞大,没有配套的动力设备,不能正常启动,只能当脱粒机使用。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与12马力拖拉机配套的小型小麦收割机开始推广,但只是把小麦放倒,脱粒还得用专门的打麦机。打麦机一般是本县产的一种简单脱粒机,铁架子上固定着一个用铁板卷成的铁筒,铁筒上部有填充口和出秸口,下部实际上是一个半圆式的铁筛子。铁筒里面装着一根铁轴,铁轴上焊着呈麻花样的一排铁棍。打麦时,柴油机或电动机带动铁轴和铁棍转动,把麦秸中的小麦打出来,通过筛子眼漏到下面,再通过扬场机把麦皮吹出来。记得我们生产队有过一台比较高级的打麦机,不用扬场,直接脱粒,只是效率不高,大部分小麦还得用普通的打麦机脱粒。灵寿县第一台真正的小麦联合收割机,应该是1990年前后大东关村购买的。记得我当时在企业工作,与大东关村干部关系不错。为了省去我割麦的烦恼,在大东关村的小麦还没有彻底成熟前,我鼓动大东关村干部,用这台收割机收割了我家仍然发青的几亩小麦,从此我们家就成为全县最早使用小麦联合收割机的农户。
灵寿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粮食从短缺到富足的历史,也是一部农民从劳累到休闲的历史,更是农村城镇化发展的见证。过去秋收种麦发动全村劳力,还要学生放假参加劳动,年年提出“不种霜降麦”的口号,结果年年总有拖到霜降后才种上的小麦。现在秋收玉米有联合收获机,处理棒棒秸、玉米茬有粉碎机、旋耕机;小麦种植有播种机,锄草有除草剂,施肥灭虫有化肥农药,割麦有联合收割机,几天时间过麦夏,轻轻松松收千斤,农村的“四大累”已经消失,农民的小日子过得也特别轻松滋润。
现在有的人不愁吃、不愁穿了,倒开始埋怨起农业发展来了。有个高级知识分子突发奇想,在网上发表文章,竟然说还是解放前好呀,空气没有污染,粮食没有化肥农药,吸得是新鲜空气,吃得是纯有机食品,似乎回到解放前就能够长命百岁。岂不知1949年灵寿小麦平均亩产只有72斤,中国人平均死亡年龄只有35岁!如果没有农机和化肥农药的发展,中国怎么能养得了这么多人?现在有没有你这个人还是个未知数呢!
为我国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点赞!
旋耕机之家为了大家交流有关旋耕机相关知识组建了微信群,群里有技术大牛、厂家、需要购买旋耕机的客户,不确保会有你想要的 ,相信你能在圈内整合资源,拥有更多的机会可能。前100名免费,如有意着添加微信18215288822(备注旋耕机微信群)拉你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