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永川区南大街街道谭家坝村,阳光正好,春耕大忙。
“不好意思,这段时间合作社内的机手都派出去了。”这天上午,圆桂农机股份合作社负责人周元贵已经接到好几通这样的电话,不少水稻种植户请他去代耕,但他“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好婉拒,“已经忙不过来了。”周元贵无奈地笑着说。
在谭家坝村的步道两侧,大部分稻田已完成翻耕除草,只待插秧。不远处传来“嗒嗒嗒”的轰鸣声,机手谭立全正驾驶着旋耕机进行翻土作业。“上午已经耕完10多亩地。”他停下来指着几块平整的田地向记者介绍。
机手正常操作旋耕机。记者 苏畅 摄
从二月份以来,合作社10余名机手“兵分五路”,前往该区仙龙、吉安、来苏、宝峰、南大街5个镇街进行代耕。在仙龙镇太平桥村,机手们同样也在田间地头忙碌着。
管春是仙龙镇太平桥村的种植大户,今年他承包了2000多亩地种植水稻。“多亏了这些机手,基地一半以上的田地已经耕完,按照这样的速度,剩下的1000多亩地10多天就能收工。”管春一边说,一边顺手拿出几瓶矿泉水,示意机手们先休息一下。
“现在耕地的效率比以前高太多了,过去用手推式微耕机耕地,一天最多也就耕6亩地,现在使用履带式旋耕机,一天至少能耕30亩地。”机手梁金龙满头大汗,一口气往嘴里灌入半瓶水,“用旋耕机耕地,又快又好又省钱,平均每亩只收费80元,用牛耕的话,一亩至少要收200元。”
“以前合作社的机手人数是现在的两倍,但耕地的效率却只有现在的五分之一。当时无法使用履带式旋耕机这种大型农耕机,因为机器根本开不进田。”周元贵介绍。
仙龙镇党委书记赵维领解释说:“过去我们镇上农田的条件并不是太好,要么高低不平、要么大小不一,或分散零碎,或坡度较大,大型农机无法作业,种植效率提不上来。”赵维领介绍,镇上的3万亩农田在经过宜机化改造后,农机能开进田间地头作业,大大提高了种植效率,“今年仙龙镇还将对600亩农田进行宜机化改造。”
近年来,永川针对“馒头山、巴掌田、鸡窝地”的地形地貌,综合运用“水平条田化、地块缓坡化、坡地梯台式、地块自连互通改造”4种模式,积极推动耕地“小变大”“短并长”“陡变平”“弯变直”,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58.62万亩,实施农田宜机化改造12万亩。包括圆桂农机股份合作社内的机手也因此扔掉了手中的推式微耕机,把履带式旋耕机开进了田间地头。
目前,圆桂农机股份合作社的机手们已完成1万多亩稻田的翻耕工作。
“等到了插秧期,我们还将出动10余台插秧机,为需要社会化服务的种植户插秧。”周元重庆旋耕机配件在哪买好贵说。
旋耕机之家为了大家交流有关旋耕机相关知识组建了微信群,群里有技术大牛、厂家、需要购买旋耕机的客户,不确保会有你想要的 ,相信你能在圈内整合资源,拥有更多的机会可能。前100名免费,如有意着添加微信18215288822(备注旋耕机微信群)拉你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