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耕机之家(xuangengji.com.cn)欢迎您来厂考察洽谈

旋耕机

首页 > 旋耕机

荆门市掇刀二手旋耕机:新兴农人

2023-05-01 09:50:32 阅读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祝华 童晨曦 通讯员 陈超 王焱 成丽平

阅读提要

正是橙黄橘绿时,我们迎来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乡村振兴,农业丰收,都离不开新农人。

在荆门,活跃着一批新型职业农民,他们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引领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主体快速成长;他们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为乡村发展赋能,为传统农业注入新元素新能量。

8月底,“宜荆荆恩”农技人员高级职称开评,荆门25名新农人获评副高职称,加上去年评出的两人,荆门拥有副高职称的新型职业农民达27人。

本期荆门观察走近4名新农人,探寻他们的“独门绝技”,展示他们的靓丽风采,分享他们的丰收喜悦。

“牛大王”刘波:育种攻关“牛芯片”

9月16日,沙洋县汉江牛业公司迎来了一个远方客户——内蒙古通辽市京缘种牛繁育公司总经理李英豪。坐飞机、乘汽车,跨越2000公里赶到沙洋,他目的只有一个:从汉江牛业购买8头华西牛种公牛。

客户千里迢迢找上门,源自汉江牛业在种牛繁育上的实力。

1986年出生的刘波,从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毕业后,做过工程,开过快餐店。2012年,刘波和妻子在新疆度蜜月时,恰逢当地召开中国牛业大会。胸怀创业梦想的他,了解到我国南方牛源少,需“北牛南运”,但从北方引进种牛,风险大,价格高。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牛品质优劣直接决定着肉牛种群的质量水平。沙洋秸秆资源丰富,也有养牛传统,但缺好牛,刘波脑海里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能否在老家沙洋办个种牛繁育场,为周边养殖户提供种牛呢?

2013年,刘波注册沙洋县汉江牛业公司,从吉林引进150头西门塔尔母牛开始试养。经过几番周折后,刘波的养殖之路逐渐步入正轨,公司母牛受胎率提升到89%,犊牛成活率达97%。

2015年,通过与中国农科院对接,汉江牛业从澳大利亚引进100头生长速度快、肉用性能高的纯种西门塔尔母牛,让其与育种值高的冻精“强强联合”。培育良种牛犊,这是湖北企业首次从国外引进种母牛。经过精心繁育,2018年汉江牛业通过农业农村部评审,成为湖北首家西门塔尔牛国家级核心育种场,这让公司成功跻身国内7家肉用西门塔尔种牛供应商之一。当年全国举行首届种公牛拍卖会,汉江牛业4头西门塔尔种公牛受到国内同行好评,其中一头获得单项冠军。2019年第二届全国种公牛拍卖会上,参与拍卖的5头种公牛中,两头获银牛奖。

荆门市掇刀二手旋耕机

同时,汉江牛业还参与了中国农科院主导的我国自主肉牛新品种“华西牛”的培育研发,该品种打破了我国肉牛核心种源依赖进口的局面。9月14日,由农业农村部组织的专家组对“华西牛”核心育种场进行评审,汉江牛业成功过关,成为全国通过评审的两家企业之一。

目前公司每年养牛规模稳定在1200头左右,其中母牛600多头,每年繁殖500多头牛犊,约50头种公牛、250头母牛出售,另外200多头当肉牛出售。

9月16日,杀菌消毒后,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牛棚,一头头黄白相间的西门塔尔牛正在吃草,饲料仓库中,500斤一捆的稻草堆至屋顶。刘波介绍,公司每年收购各类农作物秸秆1万多吨,带动400多农户,户均增收逾1.7万元。

缘于在种牛养殖繁育上的成绩,2021年,刘波被宜荆荆恩区域农民技术人员高级职称评审会授予副高职称,也是湖北首批拥有农民高级畜牧师职称的“职业农民”。

“柑二代”李丽华:让漳河柑橘“更加甜”

9月16日,荆门漳河新区迎接村,一片苍翠欲滴的柑橘园即将迎来丰收。柑橘园的主人李丽华正在给柑橘浇水,“浇少了影响口感,浇多了影响品相,一定要掌握好分寸。”

漳河库区是荆门最早的柑橘种植地,独特的小气候让漳河库区成为柑橘优势产区。

42岁的李丽华是“柑二代”。父亲李章荣种了一辈子柑橘,创办漳发柑橘专业合作社,带动村民种植柑橘1000多亩,2017年积劳成疾倒在了橘园。

没种过柑橘的李丽华返乡,毅然决然地接过了父亲肩上的担子。虽是“门外汉”,但善于学习的她很快开启了创新之路。

面对市场竞争,必须细分市场。过去漳河柑橘分拣非常简单,只挑出大的和小的,剩下的一个价批发卖了,利润率很低。李丽华决定,上新设备,精细分拣。“一个黄毛丫头懂什么,我们种了一辈子柑橘还不如你。”面对非议,李丽华硬着头皮,给大家做工作,争取社员同意,花50万元上分拣设备,将柑橘分为七个等级,一个等级一个价,对应不同的销售市场和渠道。外形不好的用于榨汁,偏小的果子卖到偏好小果子的省份,优中选优的精品果,走电商渠道,实现优品优价。细化分拣后,合作社生产的4000万斤柑橘,均价翻了一番,户均增收3万元。利用分拣设备,分拣当地其它水果,去年为合作社增收10万元,今年已增收12万元。

要想柑橘卖得好,必须品质好。2019年,一个合作15年的老客户反映,漳河柑橘有的酸有的甜,敏锐的李丽华立刻意识到要实行标准化生产,“底肥不足,灌溉不均,都会影响甜度。”随后,合作社成立柑橘社会化服务团队,统一品种,老品种全部嫁接新品种,统一施有机肥,定期检测柑橘糖分够不够;统一采果,根据不同收购商的要求,按标准采摘,统一销售。

提升品质,线上线下开拓市场,合作社的柑橘畅销新疆、广东、山东、河北等多个省份,成功开拓浙江鲜果巴巴、深圳阳光庄园等中高端市场,实现从论袋卖到论个卖。除了国内市场,还大力开拓外贸市场,2019年通过朋友介绍将柑橘卖到俄罗斯,当年销量10万吨,近两年又销往哈萨克斯坦、越南等地。目前,合作社年销售收入9000多万元,与2017年相比增长了5倍。

今年8月,李丽华成功获评副高职称。“‘副高农民’是荣誉、是肯定,将努力让漳河柑橘更加甜。”李丽华笑着说。

“推广人”郑峰:让京山桥米标准化

9月15日一大早,收到农民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通知,京山桥米协会秘书长郑峰激动不已。

与传统农民不同,郑峰大部分工作时间伏在案头,或者往来于武汉、荆门等地,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修订与“京山桥米”区域公共品牌相关的各类标准和推广“京山桥米”区域公共品牌。

“京山桥米”是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占湖北大米品牌高端市场60%以上份额。2021年4月,省委、省政府提出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建设,将优质稻米产业链建设排在第一位,其中京山桥米产业链建设被列为重点项目。此后荆门市着力推进“一袋米”工程建设,打造“京山桥米”区域公用品牌,将“京山桥米”种植区域范围扩大至荆门市全域。

“我们协会今年的主要工作,就是整合品牌、制定标准、完成‘扩域’,为广大农民和农业企业做好服务。”郑峰说。

今年3月,郑峰辞去京正粮油有限公司高管职务,受聘为京山桥米协会秘书长。8年农业技术推广和10年粮食经营管理工作经验使郑峰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半年多的时间,郑峰作为主要起草人修订了《京山桥米湖北省地方标准》,制定了《荆门市地方标准京山桥米种植技术规范》《荆门市地方标准京山桥米生产加工规范》两项地方标准,推动“京山桥米”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项目获批。

郑峰介绍,标准制定后,农民从种植到收获有统一标准可依,企业从入库、储藏一直到包装都有了统一的操作规范。此外,京山桥米协会还注册了区域公用品牌LOGO“桥乡水韵”和统一区域公用品牌包装标识,年内京山桥米协会60家会员企业有望统一使用新LOGO,形成极具标识度的“京山桥米”区域公用品牌。

郑峰说,随着统一标准的制定,京山桥米“扩域”工作也逐步推进,这意味着除了京山的国宝桥米外,荆门市的相关龙头企业也能使用“京山桥米”区域公用品牌,丰富产品线。目前,荆门市京山桥米(鄂中5号、鉴真2号、洋西早)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已达55万亩,较上年增加15万亩;标准化万亩示范片5个,较上年增加2个。

郑峰说,接下来,京山桥米协会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如帮助企业维权打假、约束企业生产规范、公共品牌宣传等。

“农校校长”娄军:培养更多新型职业农民

9月14日中午,艳阳高照,荆门市掇刀区恒创农机专业合作社内,正在忙碌的负责人娄军双眼布满血丝。

“这两天合作社的烘干厂正在进设备,再加上现在正是油菜播种季,厂子和农户家两头跑,着实忙不过来。”刚得知自己获评农民高级农艺师职称,53岁的娄军来不及兴奋,就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当中。

娄军1988年参加工作,扎根基层供销社系统,从农业生产资料销售干到基层供销联社党支部书记,这让他对“三农”工作十分熟悉。2002年,供销社体制改革后,娄军在多个便民服务行业考察,觉得农机服务是一个有市场、有需求、有发展潜力的好门路,为此,他专心于农机行业,从小中型机耕、旋耕、插秧、收割、装运等普通机型装备入手,走上了一条农机社会化服务探索之路。

为掌握机械原理,娄军买了大量相关书籍和刊物自学钻研;为增强实操能力,他多次将农机拆机组装,跑到农机维修店观摩请教;为掌握农机专业技能,他前后4次参加省、市级新型职业农民农机专业培训班学习……2018年,他下定决心创业,牵头组建掇刀区恒创农机专业合作社,组织社员从事机耕机插、机播机收、农机维修及租赁服务。

“信息化、数字化是恒创最大的特点和优势。”娄军介绍,传统的农机合作社通过人工管理调度农机具、核定农机作业量。现在,合作社依托北斗系统和掇刀农机信息共享服务中心,可精准调度每台农机,提高效率保障农机满负荷生产。此外,系统还能实时监测到各农机手现场作业情况,确保质量。

农机服务的高效率使恒创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土地托管面积迅速扩大,社员力量也不断增强。2021年,该合作社托管服务面积达4万亩,覆盖掇刀区10个村;发展核心农机手160余名,农民社员335人,农业机械420台(套),综合营业收入达1750万元。

“掇刀区是荆门市工业发展主战场,整体工资水平相对较高,因此想要发展农机手,收入一定要保障。”娄军说,掇刀区团林铺镇宁庙村村民丁新兵2019年参加合作社培训,用打工的存款买了一台拖拉机当起农机手,目前一年有10万元收入。

为带动更多人回到乡村,除了在合作社办培训班,娄军还受聘为掇刀区三农职业农民学校校长。在他带领下,约500人参加培训,其中90%的人从打工者变身职业农民,110人成为职业飞手,多人获得省级农机大赛名次。

“农村‘空心化’日益严重的今天,必须要让更多村民回到乡村,学到专业农业知识,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娄军说。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旋耕机之家为了大家交流有关旋耕机相关知识组建了微信群,群里有技术大牛、厂家、需要购买旋耕机的客户,不确保会有你想要的 ,相信你能在圈内整合资源,拥有更多的机会可能。前100名免费,如有意着添加微信18215288822(备注旋耕机微信群)拉你入群。

相关推荐

  • 旋耕机品牌大全

  • 最新旋耕机信息

  • 联系我们

     

    18215288822
    1658848789@qq.com
    18215288822
    qiepianji.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