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鸠江区白茆镇芦玉蔬菜专业合作社里,农民正在大棚里对芦蒿种株进行定植。 记者 陈洁 摄
□记者 赵丹丹 张学桥
实习生 张天伊
“天终于晴好了,再有三四个这样的太阳,芦蒿苗就能下地了!”7月31日上午,看到澄澈蓝天上飘浮着朵朵棉花糖似的白云,刘永贵抹了一把脸上的汗,皱了多日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
刘永贵是鸠江区白茆镇芦玉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合作社2000亩大棚蔬菜,今年汛情中300多亩被淹,其中他个人承包的800亩被淹了1/4。“7月中旬雨下得厉害,长江水位又高,水排不出去,说淹就淹了。”刘永贵说,当时地里的玉米已经到了收获的季节,他带着工人们在齐腰深的水中“抢出来”部分玉米后,眼睁睁地看着剩余的玉米被水泡坏。
地被淹,损失惨重,坚韧的农业人却不会被打倒。抽水排涝、挖渠疏水、清理杂草……7月20日至今,刘永贵一直在田里忙活着,“区农业农村局督促保险公司及时前来定损理赔,目前我已经收到了第一批4万多块钱的赔付款,为灾后重建提供了一定保障。我个人能做的就是尽快恢复生产,尽可能地把损失降到最低。”
记者前往采访时看到,经过此前三四天时间的抽水,目前芦玉合作社田地里的积水已经消失,少数田地里仍覆盖着成片的绿藻。在其中几座大棚里,工人们正在把芦蒿苗剪成15—20厘米长短,一捆捆扎好摆放整齐。刘永贵说,再过几天,等土壤湿度小一些,等工人用旋耕机把地翻一遍,一根根芦蒿苗将会通过自动播种机补种下地。
抢晴天、赶进度,白茆农业生产灾后重建争分夺秒。在该镇永恩家庭农场,一架无人机在田间飞起,向大片绿油油的稻田喷洒防治病虫害的药水。该家庭农场一共有260亩水稻,因内涝严重一度被淹,农场经营者及时把水抽干,并趁着天气晴好请来相关公司进行无人机喷洒作业。“往年是人工作业,200多亩下来要花5天左右时间,今年用无人机一天就能完成。之前被淹耽误了太长时间,现在要想方设法赶上来。”
在白茆镇诚信家庭农场,大棚里补种的辣椒、茄子等长势良好,地里一片青翠。“白茆地处江边,农业生产经常面临洪涝灾害,我们已经有‘经验’了。”诚信家庭农场负责人李尚东说,农场有240亩大棚蔬菜,大家一边防汛一边灾后自救,先从地势最高的大棚开始“抢救”,“第一时间排水并清理干净,抓紧时间安排补种。目前已经补种了100多亩地,包括有机花菜、鸡心包菜等多个蔬菜品种。”
记者从鸠江区农业农村局获悉,鸠江区土地确权面积43.6万亩,此次农作物受灾面积23.28万亩,经济损失达2.8亿元。灾情发生后,区农业农村局迅速成立灾后重建指导组,分类进行灾后重建技术指导,协调做好核灾理赔工作,尽可能帮助企业和农户减少损失。截至7月29日,该区共有94户报灾,面积0.92万亩,两家保险公司已核定50户,报损约481万元,已定损理赔5户46.1万元。
风雨终会过去,阳光总会到来。在白茆现代农业示范区,蓝天白云下,一座座蔬菜大棚正在恢复生机。“我们补种的豇豆再过十几天就能上市了!”指着大棚里满架的豇豆,李尚东说旋耕机一天能翻几亩地土,有信心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面恢复生产,努力把产量提上去、把损失降下来。
旋耕机之家为了大家交流有关旋耕机相关知识组建了微信群,群里有技术大牛、厂家、需要购买旋耕机的客户,不确保会有你想要的 ,相信你能在圈内整合资源,拥有更多的机会可能。前100名免费,如有意着添加微信18215288822(备注旋耕机微信群)拉你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