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几年的农机行业,处于风口浪尖引人瞩目的重要位置,“猪都能飞起来”是对行业高速发展的形象比喻。而近几年,尤其是2016年以来,行业呈现快速下滑之势,虽然统计数据显示还是增长的,但业内人士对于市场的普遍感受用“腰斩”或者“断崖”来形容都不为过。市场到底怎么了?变革下的中国农机,路在何方?且听2017第五届中国农机高端论坛上的专家、企业家如何解读当下中国农机行业面临的困境和出路。
文、图丨王艳红
农业机械杂志社内容总监、《农业工程》杂志执行主编
2017年7月27日,农业机械杂志社联合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中国农业机械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农机高端论坛,在雄安新区圆满召开。
▍刘振营主编主持论坛
本届论坛主题为“变革下的中国农机”。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原副司长、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首席专家方言,工信部智能制造专家咨询委专家、中国农机工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洪暹国,中国农业机械学会秘书长张咸胜,农业部农机推广总站研究员刘司法,河北省农机局副局长郭恒,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总经理杜海涛等行业的专家领导,以及来自中国一拖、常州东风农机、约翰迪尔、凯斯纽荷兰、爱科等企业的高层、经销商等130余人参加了论坛,共同探讨在当前的寒冬期,行业、企业面临的困境及应对之策。
市场怎么了
进入2016年以来,农机市场一反常态,发展速度急剧下降,由2位数降至1位数,增速更是首次低于机械工业。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农机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000亿元,利润超过120亿元,与2016年上半年相比都有提高,但亏损面在加剧,规模依然处于机械工业的底层,而增速已经排位倒数。更不乐观的是,库存占比近500亿元,应收也将近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4,资产负债率接近50%,风险巨大。
从具体产品来看,尽管2017年上半年有可喜的增长点,插秧机同比增长106%,烘干机同比增长98%,但插秧机和烘干机对行业贡献分别只有0.8%和1.9%,抵挡不住拖拉机和收获机的下滑猛势。数据显示,拖拉机下滑48%,小麦收割机下滑51%,水稻收割机下滑19%,玉米收获机下滑55%。
一份针对几个省区补贴机具销售情况的报告,更直观地反映了市场的“萎靡”。调查显示,2017年安徽省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3.957亿元,截至7月25日,共实施补贴资金6.58亿元,实施进度46.02%,较2016年同期落后了约10个百分点。江苏省2017年省级以上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共计14.992亿元,截至7月24日,共使用补贴资金4.76亿元,实施进度31.75%,比2016年同期进度慢了1亿多元。
甘肃省2017年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共计5.721亿元,截至7月26日,中央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执行进度42.61%,与2016年同期的58%相差16个百分点。广西2017年中央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025亿元,截至7月25日,使用中央资金1.04亿元,占34.38%,与2016年同期相比,全区少使用中央补贴资金约1.25亿元,结算兑付进度低于预期6个百分点。
▍论坛现场
天津市农机局副局长胡伟说,从农机购置补贴的角度看,天津市农机市场还不是很难看。2016年,天津市的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是1.1亿元,2017年是8000多万元,到目前为止,时间过半,补贴资金使用过半,下半年市场还会有一个小高潮,预计全年的补贴资金基本能用完。而通过走访天津市的农机企业发现,部分企业比较困难,一些生产小众产品的企业形势还不错,如植保机械、秸秆综合利用机械销售市场还可以。
河北圣和农业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新芳认为,虽然其公司做的是传统的旋耕机、秸秆还田机、打浆机、深松机等农具产品,但公司通过组织架构改革、管理提升、产品质量提升等举措,近两年得到了快速发展,2016年销售收入达到2.2亿元,2017年上半年虽然遇到了一些困难,但通过实施“全额销售”模式,仍然取得了5.5%的增长。危机中蕴含着商机,只有不断调整并适应这种环境,才能渡过难关,像雄鹰一样展翅高飞。
《农业机械》杂志主编刘振营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深刻剖析了农机市场的现状。他认为,前些年的高速增长,农机行业处在风口浪尖,“即使是猪也能飞起来”。现在风力小了,最先掉下来的肯定是猪,狗啊、兔子啊,会不断下降;风力再小一些,鸡、鸭等翅膀不怎么硬的,也会掉下来;而最后留下的则是雄鹰,它会扇动翅膀向更高、更远处飞翔。现在市场处于调整期,生存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大浪淘沙之后,真正搞农机的才能活下来,也就是“本身会飞的,才能在没有风的时候也能飞”,留下来的才是优质的企业。
▍圆桌论坛
原因分析
方言副司长认为,3重因素叠加导致行业加速下滑。第一重是农业结构调整。其中比较突出的影响因素是玉米种植结构的调整,改变了玉米收获机械与青贮饲料收获机械的结构占比,造成玉米收获机市场的下滑。第二重与第三重分别是支农政策调整和补贴资金减少。2016年,国家将良种补贴、种粮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目标调整为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由于其特殊的性质以及与国计民生的直接相关性,资金缩减不能从此着手,因此,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的调减成为必然。而经过10多年的补贴拉动,农机工业成为高度依赖补贴的行业,补贴资金的猛然抽减,使得农机行业遭遇了如此大幅度的下滑。
▍方言副司长作报告
常州东风农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许国明,通过考察从独特的视角剖析了市场下滑因素中蕴含的商机。他说,很多企业都感受到了2017年的市场总体情况不好,但危中有机。首先是粮食价格问题。粮食价格比较稳定的品种如水稻,收获机械下滑幅度较小,插秧机还有较大的增幅;经济作物如花生,其收获机械在某些区域甚至出现经销商拿不到货的情况。其次是农机购置补贴问题。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相对比较稳定的区域、补贴机具比较稳定的品种,市场比较平稳,个别品种还出现了热销,如谷物烘干机。再次是国Ⅱ升级国Ⅲ的问题。这个因素对市场销售固然有一定的影响,但事实上,国Ⅱ、国Ⅲ切换比较早的企业,其市场销售就比较好,用户的认识也比较到位,这方面,外资品牌的优势更突出一些。
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市场部部长寇海峰认为,从2017年上半年的市场形势看,业内人士用的最多的词是“断崖”。从原因上分析,首先是国Ⅱ升级国Ⅲ的问题,2016年年底大量国Ⅱ产品的销售,透支了部分市场;另一方面,用户、经销商,甚至企业,对国Ⅲ产品还心存顾虑,等待观望者占很大比例。其次是农机购置补贴问题。单台补贴额度下降较多的区域和品种,市场下滑幅度较大。而对于一些人认为“市场饱和导致下滑”,寇海峰则持有不同的观点,他认为,市场饱和的现象肯定是存在的,但市场饱和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不会直接造成2017年市场“断崖”式的下降。
农业机械杂志社社长于帅分析了市场变化的表象和本质。他认为,粮食保护价的取消造成价格下降超出预期;排放升级造成很多企业没做好准备,强制积压国Ⅱ库存;农机购置补贴额度普遍下调;购机成本升高,用机收益降低,刚需减少等都是市场变化的表象,是导火索,而行业下滑的本质,可能是传统红利的消失。传统的低价劳动力,全球化带来的技术和人才溢出,不均衡带来的政策红利等,已经在2014年开始逐步消失,市场开始回归本质。
变革可行性研究
找到问题的根源,就要思索解决问题之方向。变革下的中国农机,路在何方?补贴该怎么走,产业该如何升级,产品质量如何提升,物联网技术对行业的影响,一带一路的机遇和挑战等,是农机行业以及农机企业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补贴该怎么走
方言副司长认为,补贴政策对于农业非常重要,还应该继续。她分析了美国、日本以及韩国等发达国家的农业机械化道路,这些国家无一例外都是通过政府补贴成功实现了农机化和农业现代化。我国与这些发达国家的最大差别在于,欧美日都是在实现工业化之后,开展的农机化并实现农业现代化;而我国是在工业化并不充分的情况下开始推行的农业机械化。因此她强调,补贴还得继续,但她认为应该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鼓励科研上,从根本上促进农机工业的发展。
河北省农机局副局长郭恒认为,经过黄金10年的高速发展,农机行业的市场需求、农业的生产方式、农户的经营模式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农机购置补贴也应该不断地变革调整,补贴是时候向农业生产薄弱环节、经济作物生产所需机械,高效节能环保机械倾斜了,即补短板。“一味地补贴传统产品,是砸不出全程机械化的”。郭局长形象地说。
重庆市农委副主任秦大春认为,表面上看我国的农机动力水平很高,但实际上很不高,这说明农机产品结构、机具利用效率、体制机制运行状态等很多指标是比较低的。如一些关键零部件、共性技术、核心技术依然没有突破;丘陵山区80%甚至90%的土地是没有办法进行全程机械化的,更不要说全面机械化等。以重庆为例,制定了《丘陵山区宜机化地块整理整治技术规范》地方标准,只有先进行宜机械化建设,机械化才有可能实现。他建议,农机购置补贴可以向“宜机械化建设”方面倾斜,生产企业也可以从这方面找到发展契机。
胡伟副局长建议,农机购置补贴可以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从购机补贴中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深松等作业的补贴,以减少农民的农业生产支出,提高薄弱环节的机械化水平。二是补贴向个性化发展,进行精准补贴。各个地区的农作物种植结构千差万别,市场需求结构也不一样,应该制定精准的个性化的补贴政策,补短板、补薄弱环节、补新产品等。
对于农机购置补贴今后的改革走向,在不久前,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副司长李安宁发表的署名文章,提出要聚焦重大问题,推进农业机械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文章指出,农业机械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落脚点在3个重点方向:制度创新、试验鉴定改革以及信息化平台搭建。业内人士认为,这是一个积极的、强烈的信号,在当前农机行业遭遇前所未有困难的时候,相当于第二个农机补贴,将开启新的农机红利时代。
产业该如何升级
洪暹国秘书长就《农机装备发展行动方案(2016—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进行了详细解读。他认为,《行动方案》的出台,对当前农机行业进入新常态显得尤其重要,为未来10年农机工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从技术发展看,农机工业将迈向以电控技术为基础的自动化时代,实现安全多能、自动高效与精准智能;从产品发展来看,将向全程及全领域方向发展;从制造手段看,将广泛应用先进设计与智能制造技术;从生产组织看,集团化、国际化成为必然趋势。
▍洪暹国秘书长作报告
刘振营主编认为,“刚才说,没有翅膀的容易掉下来,而技术创新和工匠精神应该是企业的两翼,有了这两大法宝,企业才能飞得更高,行业才能真正升级”。
山西省农机推广站站长张玉峰认为,企业一是应该研究目前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哪些环节已经“化”了,哪些环节还没有“化”,从中找到产品定位。二是在研究机械化的过程中,要清楚企业自身的优势是什么,能做好什么,技术创新能力如何,在农机企业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三是要以农、林、牧、副、渔大农业的视角来审视农业机械化还需要在哪个方面发展,而不仅仅局限于田间作物机械化。
于帅社长认为,大型化、专业化、定制化、高效率等产品,将带动中国农业机械进入另一个境界,市场下滑不必沮丧,这是混进农机行业的“苍蝇”的寒冬,包括高端用户、产品驱动、管理升级和城镇化率在内的新的4大红利,必将助力农机行业真正崛起。
产品质量如何提升
国家农机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研究员陈俊宝深度解析了农机质量、排放升级对农机产品需求的导向。他以收获机械的标准与质量为例进行分析,如玉米联合收获机连续5年进行抽查,合格率虽然逐年提高,但产品仍存在显著问题,包括环境噪声和耳位噪声项目不符合标准要求,梯子、扶手项目不符合标准要求,割台传动系分离机构不符合标准要求,驾驶室内部空间尺寸项目不符合标准要求等。
这些问题表明我国生产的农机具与国外机具存在的差别主要表现在材料、安全性能方面;而针对不同种类的机械,国家也在标准的修订过程中增设、细化了相应的安全、能耗指标、适用性、复合作业等诸多方面。
▍陈俊宝研究员作报告
农业物联网与大数据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终身教授、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客座教授赵建良阐述了大数据时代农业创新的机遇与前景。
赵建良以4个实例讲述了美国农业大数据的实际应用情况。同时他指出,大数据将能够为中国的农业现代化提供清晰的方向和参考坐标,随着土地流转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多、消费转型升级,市场机会也会随之涌现。
▍赵建良教授作报告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机电液压研究所所长苑严伟则从具体实践出发,介绍了农机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情况及发展前景。他说,中国农机院机电液压研究所开发的农业全程机械化云服务平台及其配套的APP产品,基于全新高可靠农机大数据架构,是智能农业的互联网平台。该平台以高效的实时动态管理、独有的任务发布与管理、直观的图表统计、成熟的财务结算、强大的地块档案管理等特点,正在服务于试点区域的深松作业监管、播种及秸秆覆盖率监管、植保作业监管和收获作业监管等领域。
▍苑严伟所长作报告
电商不是救命稻草
爱科(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市场和项目管理总监孙磊分享了农机企业发展电商的实际经验。他说,爱科中国在电商运营方面,取得了在线农机全款销售的第一单,与青海一家农机合作社达成了全款销售额度超过300万元的最大的一笔订单。同时他也指出,电商遇到的挑战和困境也是多方面的,如销售方式问题、金融解决方案问题、运输问题、售后服务问题、价格问题、与经销商的关系问题等。
下一步,电商该如何走,孙磊认为,未来几年,比较可行的方式是农机企业搭建在线平台,收集并锁定销售线索,然后由区域内的经销商来完成实际的交易,并提供售后服务等。他同时还认为,农机行业下一个高利润区间,不是卖整机、卖新机器,而是在后市场,包括金融解决方案、二手农机租赁、备件售后服务、农机共享经济等领域。
国际化是大势所趋
中国一拖法国公司总经理马涛分享了企业走出去的困境、难点以及对企业发展的意义。他指出,虽然法国公司目前已经实现了订单的连续生产,但从直接的经济效益来考量,效果还不是很理想。尽管如此,从技术溢出的角度分析,收购法国公司给企业带来的技术进步,从一拖的产品结构方面已经充分体现出来了,甚至对于中国整个拖拉机行业的换代升级,都起到了很大的引领作用。
与跨国农机企业相比,在国际化的道路上,中国企业面临的困难更多,但是如果从一个行业的发展历程来看,相比于国外企业一两百年达到现在的程度,我国的农机行业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国际化是大势所趋,产品向高端、大型、高效、智能和绿色环保方向发展是行业的共识。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脚踏实地做好产品、做好技术,在这方面,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只要专注地做下去,中国的农机就一定会成功。
▍于帅社长作报告
2017第五届中国农机高端论坛虽已落幕,但大家对农业行业的思考一直在继续,同时他们也都对行业的发展充满了坚定的信心。洪暹国秘书长认为,“困难是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必然要面对的问题,只要我们坚持产品创新、谋事创新、观念创新,我们的前途一定还是美好的”。胡伟副局长说,“农业是国家的基础,农机化永远在路上。青山永在,绿水长流,大浪淘沙之后,机会是留给我们更专业、更执着的人”。
于帅社长则跟大家约定,“以后年年相聚,30年之后,大家成为各自领域的隐形冠军,有些成为全球领域的农机巨头,这是我们中国农机工业对全球应该做出的贡献”。
(回复关键字索取本文完整版)
- END -
二手1米六旋耕机价格多少 二手1米六旋耕机价格多少
旋耕机之家为了大家交流有关旋耕机相关知识组建了微信群,群里有技术大牛、厂家、需要购买旋耕机的客户,不确保会有你想要的 ,相信你能在圈内整合资源,拥有更多的机会可能。前100名免费,如有意着添加微信18215288822(备注旋耕机微信群)拉你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