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无事乐耕耘》(局部)徐悲鸿 资料图片
近日,全国各地陆续进入春耕时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是农业发展最关键的时期。那么,你知道在中国古代,由谁来传达春耕的信号吗?春耕期间有哪些独特的习俗?历史上,农业耕种技术经历了怎样的发展?
海阳小型旋耕机配件店“耕”是一年之计的开端
“春耕”的说法最早见于《列子》,后在《荀子·王制篇》中加入了对自然规律的进一步总结,有:“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
春耕指的是在春季,通过犁、耙、耖等工具对土壤进行耕作的农事活动,具有季节性强、时间窗口期短等特点。
“耕”是一年之计的开端,垦耕之后将对土地进行耙劳、播种、锄治、粪壤、灌溉,完成这些后,收获时间就到了。成语“一年之计在于春”最早出现在唐代农书《四时纂要》中,讲的就是春耕的重要性。
耕地其实就是对土地进行“翻新”,将耕作层上面的土壤翻到下面,又将下面的土壤带到表层,根据犁铧大小与时节的变化,深度一般为18-22厘米。明代马一龙的《农说》中提到“农家栽禾启土,九寸为深”,具体说明了耕地的深度。
春耕的主要任务则是为禾苗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从而提高产量。《氾胜之书》中有:“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春冻解,地气始通,土一和解。”因此,春耕之际,农民们也格外忙碌,清代的《耕田歌》中就说:“春已至,农事始,鸡未鸣,耕者起。”
古时,“春耕”等农业活动主要依据二十四节气。后来,还发展出了“春官”这一职位。相传最早的春官叫“知春官”,由唐太宗李世民设立,主要工作是口述二十四节气的来历及含义,提醒老百姓每个月该如何进行农事生产。
民间的“春官”则以送“春帖”为主、说唱节气风俗为辅,由古代官方春官演变而来,拥有丰富多彩的春官歌曲库。据说,春官崇仰的祖师是远古主管农业的“三皇爷”,他骑在牛背上,到各地传播二十四节气知识,指导老百姓种田。
从百姓到皇帝,无不重视
立春之后,“开耕试犁”是部分地区传承至今的春耕习俗之一。在山东海阳,人们会先拜犁具,并唱喜歌:“犁破新春土,牛踩丰收亩,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然后牵牛到田间象征性地耕一耕。
在古代,耕牛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部分地区也有“打春牛”的习俗,“春打六九头,七九、八九就使牛”,讲的就是古人在春耕前鞭打用土制成的耕牛。这一习俗源于先秦,唐、宋以后盛行,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打春牛风俗便流传得更广。
育种插秧时,人们也有特别的仪式。例如,在育种时,放上红纸,压上镰刀,据说既可“催芽”,还能镇邪。而在插秧时,点三炷香就能请来“秧神”保护秧苗茁壮生长。
不只是百姓,皇室成员们也十分重视春耕,甚至需要在固定的日期亲自下田种地。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提到,二月初二,周武王会举行规模盛大的仪式,并亲自带领满朝文武百官耕田劳作。
汉朝十分重视春耕。在汉朝的史书中,每一位皇帝下地种田的事迹都记载得十分精确。当时,在贾谊的劝说下,汉文帝在城外进行“亲耕”,引起了百姓的围观,场面颇为宏大。自此,春耕便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流传下来,为后世沿用。
唐代开始,二月初二被正式定为“耕事节”或“劳农节”。皇帝率百官出宫到田里耕地、松土,象征性地参加劳动。
明清时期,皇帝的亲耕活动通常在2月—3月择吉日进行。为了避免生疏,皇帝一般会先到西苑丰泽园进行练习。正式亲耕之日再前往北京城南的先农坛,先进行祭拜仪式,再执鞭驾牛,扶犁耕播,在鼓乐赞歌中往返三次,完成“三推三返”的亲耕礼。康熙帝在其诗作《春雪》中就记载了亲耕的经历:“三冬望雪意殷殷,积素春来乱玉纹。农事东畴堪播植,勤民方不愧为君。”
从农耕走向未来
在新石器时代早期,中国就出现了原始农业的雏形。人类采用简陋的石器、棍棒等生产工具从事着简单、粗放的农事活动,其代表的耕作方式就是“刀耕火种”。
但直到农具耒耜的产生,真正意义上的“耕”开始出现,“刀耕火种”式的生产方式才逐渐被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所取代。
这一时期,犁、耙、耖成为农民们最普遍使用的农业工具。
其中,犁主要用来破碎土块并耕出槽沟,从而为播种做好准备。中国的犁是由耒耜发展演变而成,用牛牵拉耒耜以后,才渐渐使犁与耒耜分开,有了“犁”的专名。
耙则主要用于平整土地,古人将耙齿设计得下面朝后弯曲,可大大减少土地的阻力。耙在中国已有1500年以上的历史。北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也称之为“铁齿楱”。
耖的形状则和耙相似,是疏通田泥的农具,可借助牛的拉力,将高处泥土拉运到低洼的地方,从而使田面平整。《农书·农器图谱》载:“高可三尺许,广可四尺。上有横柄,下有列齿,以两手按之,前用畜力挽行。”
汉唐时期,农业生产工具不断发展,曲辕犁、筒车等农具的出现使农业生产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宋以后,农业技术得到推广和普及。宋太宗时期诞生了最早的农技人员——“农师”。元代时,通过编辑、印刷农事资料来指导农民种植和养殖成为常态。明朝皇帝朱元璋曾将农学家鲁明善的《农桑衣食撮要》印发推广至全国。当时,“劝课农桑”也作为地方官员考核的重要内容。农技与农机的结合,让农耕文明进一步焕发光彩。
新中国成立后,农业渐进到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其最突出的标志之一就是耕作的机械化。以拖拉机为动力,牵引犁耙等工具资源,提高作物产量。
今天,现代科技对农业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履带自走式旋耕机、印刷播种技术、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设备……农民春耕也有了越来越多的“神器”。(原标题: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时节,古人种地竟有这样的习俗)
旋耕机之家为了大家交流有关旋耕机相关知识组建了微信群,群里有技术大牛、厂家、需要购买旋耕机的客户,不确保会有你想要的 ,相信你能在圈内整合资源,拥有更多的机会可能。前100名免费,如有意着添加微信18215288822(备注旋耕机微信群)拉你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