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李殷婷
11月30日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山东省自然资源厅、东营市负责同志介绍黄河口国家公园创建情况。
记者在会上获悉,花米草作为外来入侵物种,近年来对黄河三角洲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危害。自1990年引进到黄河三角洲附近潮间带,2010年开始在自然保护区内爆发式蔓延,截至现在已达7479公顷。互花米草强大的繁殖能力逐渐使得当地盐地碱蓬、海草床生境被侵占,滩涂底栖动物密度降低了60%,鸟类觅食、栖息生境大幅度减少或丧失,对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产生重大危害。
“互花米草治理缺乏成熟的治理模式,治理难度非常大。自2016年开始,我们分三个阶段开展互花米草治理工作。”东营市副市长李俊峰说到。
第一阶段是技术攻关。联合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结合野外实地勘测调查,通过野外治理实验和室内模拟分析,摸清了黄河三角洲互花米草分布格局、入侵机制,形成了围淹+刈割、刈割+翻耕、除草剂三种治理技术。
第二阶段是实验施工。2020年,东营组织实施了互花米草治理实验项目,通过分步实施“调查分析、实验治理、监测评估、维护巩固”4个阶段的工作,从阻断植株根部、叶片间输送氧气和营养过程入手,改进割草船,引进水力充填膜袋,采用围坝水淹加旋耕、多遍连续旋耕形成泥水隔气层、人工挖除等多种方式,对垦东121以南至96黄河故道以北约3800亩互花米草进行全面治理,彻底清除该区域内互花米草,阻断其往外扩张的趋势。根据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互花米草治理实东营小型自动旋耕机配件验项目2020年度监测评估报告》,实验项目主体工程完成后,地上互花米草的清除效率为99.86%。
第三阶段是大面积治理。根据国家“蓝色海湾”综合整治行动部署,结合省、市互花米草治理工作方案,投资约1亿元先后实施了互花米草治理实验项目、自然保护区湿地修复工程(一期)、南部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等4个项目,完成互花米草治理面积3东营小型自动旋耕机配件.84万亩,达到了初步治理效果,提高了生物多样性,鸟类种群数量、底栖生物明显增加,加强了陆地与海洋的联通性。
旋耕机之家为了大家交流有关旋耕机相关知识组建了微信群,群里有技术大牛、厂家、需要购买旋耕机的客户,不确保会有你想要的 ,相信你能在圈内整合资源,拥有更多的机会可能。前100名免费,如有意着添加微信18215288822(备注旋耕机微信群)拉你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