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贵州,和风播绿,喜雨润禾,田野山间“绽开”现代农业发展产兴业旺新景。
黔西市600余台大中型耕地拖拉机驰骋田间,取代了“老少弯腰”的传统劳作。“农机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社会化服务模式,为农业生产抢抓农时和节本增效。
思南县春茶迎来采摘期,茶山上采茶妇女穿梭,加工厂机器开足马力。贵州夜郎湖农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印度尼西亚采购商签订了300万美元“订单茶”,让优质茶不愁产销。
这是播种收获兼备的季节。坝区高标准农田筑梦“五谷丰登”,守牢粮油生产安全责任;坡地特色产业让绿叶变“金叶”、青山产“金蛋”。种植养殖业相互转化促进增收,农旅加快融合“一体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接二连三”,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大幅提升,贵州在加快建设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强省的新征程上蹄疾步稳。
扛起责任--
做实粮食安全“头等大事”
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粮油安全是“国之大者”,保证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是“头等大事”,贵州上下牢记使命勇于担当。
惊蛰之前,麻江县宣威镇咸宁村的育苗厂房里,工人们正忙着为水稻种植筛育苗土、整理苗盘、备足秧苗。钵体育苗机自动往盘里添加肥料、种子、覆土,随后传送至育苗基地,整齐摆盘等待发芽。
罗甸县床井村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点
微风轻拂,在罗甸县床井村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点,同一块土的大豆早已播种,一株株绿意盎然玉米苗正在移栽。物以稀为贵,拥有低海拔湿热气候的罗甸百姓,通过抢早种植鲜食玉米大豆上市,做好“舌尖经济”。
春打六九头,万物醒,耕耘勤。在广袤的贵州农村,到处呈现出春耕生产的热闹景象:农民忙着开动旋耕机在高标准农田里翻耕破土;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传经送宝;农资打假行动如火如荼……立足早计划、早安排、抢农时,贵州各地把粮油生产作为春季生产第一要务,全面吹响春耕生产集结号。
“我们要从战略全局上看农业生产,决不能把粮食当成一般商品,光算经济账、不算政治账,光算眼前账、不算战略账。”2月28日,全省粮食安全暨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强调,要切实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实施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提升粮食储备保障能力。
稳粮首先稳面积。今年,贵州定下4156.4万亩粮食播种面积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贵州层层分解下达粮食生产任务,以县为单位制定粮食生产方案,逐级建立粮食生产台账,把任务、面积和关键技术落实到乡村农户的田间地块。
粮食安全的根基在于“粮地”变“良地”。去年,贵州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年建成高标准农田266.2万亩,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今年,贵州将继续突破在山地施工难度大、工程成本高等难题,持续推进地平整、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电保障、有配套、宜机化、高效益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为贵州实施农业现代化增大面积。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一蔬一饭,人间至味。贵州正用实际行动践行大食物观理念,在保障粮食供给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提高土地符合种植、立体种植指数,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等,把“米袋子”“菜篮子”“油瓶子”“肉盘子”都守牢,护好“舌尖”上的幸福,夯实着“国之大者”安全根基。
麻江县谷硐镇蔬菜种植基地
做足特色--
农业“接二连三”增值增效
暖阳之下,黄平县浪洞镇管桐村核心示范种植区500余亩油菜花竞相绽放;普定县化处镇播仁社区广袤大地上的油菜花染了一层水嫩的黄色;桐梓县狮溪镇黄坪大坝万亩油菜基地诉说着“春天的故事”……
正是一年春好处。三月的贵州是花的世界,而油菜花风景当仁不让成为观光休闲农业的翘楚。继贵定“金海雪山”、黔西“柳岸水乡”等一批油菜花为景观成为品牌招客揽客之后,全省各地坝区随着油菜的连片种植,铺展出一处处色彩夺目的“金色田园”,吸引城里游客前来踏青打卡。油菜产业带来“赏花经济”,既保障粮油安全,又实现综合效益显著提升。
一边是农旅融合势头强劲,一边是黔货出山热烈展开。
连日来,麻江县谷硐镇蔬菜种植基地,村民们忙着挥锄栽葱。截至目前,麻江县已成功创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直供基地7个,基地面积达1.26万亩,辐射带动全县蔬菜种植18.62万亩,产值达14.97亿元。
贵州生态环境好、山地丘陵多、气候“十里不同天”,孕育了丰富的特色生物资源。为做好“土特产”文章,贵州选准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导产业,通过特色优势产业“接二连三”,向融合发展要效益,实现生态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林下种养、稻渔综合种养、种养循环等实现多重效益。
2023年,全省农业农村系统一刻不懈怠,把农业产值做上去、把占比降下来,坚持总量质量一起抓,推动特色优势产业持续做大做强,加快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推进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安顺市西秀区双堡育苗基地的大棚里一排排整齐的苗床上,育苗盘里长出的幼苗绿意盎然。“基地今年育苗20余万盘,可覆盖移栽面积2万亩左右。我们与农户签订收购协议,供应辣椒苗或者是种子,按照统一预防、统一种子种苗、统一保险、统一肥料、统一收购的方式推进辣椒标准化种植。”贵州秀辣天下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楷说。
--从卖“原字号”向卖制成品转变。贵州初好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已形成年压榨处理刺梨等农特产品12万吨和年灌(包)装生产蔬果原浆、饮料8406万升的生产能力。贵州刺梨种植面积领跑全国。目前,以刺梨产品为主的生产加工企业78家,其中规上企业30家,刺梨鲜果加工能力约32万吨。
--向农业农村多元价值要效益。春日里,纳雍县厍东关乡万亩玛瑙红樱桃花争相怒放,大量客商和游客涌入厍东关赏花,游客的涌入也催生了农旅融合的“赏花经济”。2022年底,陶营村各类生产经营总收入达6500万元,人均收入超过2万元。
当前,贵州聚焦重点产业,聚焦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创建和标准化生产,农产品加工业提质增效,一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集群、产业强镇如雨后春笋。
花茂村农业产业兴起
创新机制--
“新农人”担当经营主体
沿白腊河而上,走进遵义市播州区花茂村,一幢幢民居白墙为衣、青瓦成房、溪水环绕。田野里“新农人”耕作、农家乐里“农家人”传菜、陶艺作坊里“手艺人”劳作。农耕文化里的乡愁惹来游客拍照留存、观赏品读。
花茂村环山组村民杨清华依山傍水发展起家庭农场,带动当地群众就业,成为花茂“新农人”。2015年6月16日,杨清华拿出多年打工的积蓄,在村“两委”的支持下流转了100余亩坡地种植花椒,并到处请教专家,贵州履带旋耕机配件厂家终于搞出了一套符合本地气候和土壤特性的花椒管护技术。如今百亩花椒林成了花茂村农业发展示范带,带动周边30户村民一起干、一起致富。
乡村振兴,人才为要。贵州在加快构建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发展轨道上,以企业、合作社、家庭农产为载体,不断创新机制,吸引有生力量投身“三农”,各类有眼光、有技能、有干劲的“新农人”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新动能。
在清镇市卫城镇犀牛村,近两年来农业机械化发展得有声有色。2022年,犀牛村以“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入股”的方式,成立了卫城镇第一家农机合作社--清镇市黔耘农机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不仅让相关村干部成为生产管理和农机技术兼备的“行家里手”,而且发动返乡能人、大学生加入,以合作社流转土地代耕代种的形式,为农户提供“耕、种、管、收”的“一条龙”服务,带动了周边农户参与有偿劳作,不仅提高了土地生产效益,也鼓起了农户“钱包”。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犀牛村的黔耘农机专业合作社已成功培养了17名优秀成熟的农机手,购入了复合型收割机、904型拖拉机、玉米大豆播种机、油葵播种机、植保无人机、拖车、油菜移栽机、100型履带式旋耕机等农机近20台,充足的设备保障,为该合作社推进跨区服务迈出了新步伐。截至2022年12月底,该合作社共实现经营性收入112万元,纯利润达42万元,其中51%归村集体。
“新农人”的发力使得像犀牛村这样的小山村更具潜力和活力,使贵州的农业农村更充满希望。截至目前,贵州的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12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6.39万家,家庭农场达3.5万家。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莹 邓钺洁 金忠秀
编辑 郭睆秋
二审 胡锐
贵州履带旋耕机配件厂家 三审 田旻佳
旋耕机之家为了大家交流有关旋耕机相关知识组建了微信群,群里有技术大牛、厂家、需要购买旋耕机的客户,不确保会有你想要的 ,相信你能在圈内整合资源,拥有更多的机会可能。前100名免费,如有意着添加微信18215288822(备注旋耕机微信群)拉你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