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耕机之家(xuangengji.com.cn)今天给各位分享重庆旋耕机配件价格表:都说卖不上价?种瓜高手教你种10元一斤的瓜,还不愁卖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重庆旋耕机配件厂家直销:「示范农机合作社」重庆市潼南区佳禾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重庆旋耕机配件价格表:都说卖不上价?种瓜高手教你种10元一斤的瓜,还不愁卖
2、重庆旋耕机配件厂家直销:「示范农机合作社」重庆市潼南区佳禾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
3、重庆旋耕机配件厂家直销:接续发力宜机化改造 重庆还需解开哪些难题?
重庆旋耕机配件价格表:都说卖不上价?种瓜高手教你种10元一斤的瓜,还不愁卖 ♂
今年30岁的李华,是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可他毕业后选择了从事农业,在职业农民的岗位上,他已经干了6年。
2012年,李华毕业后,就到璧山区大路街道高拱村,从村民手中流转了140亩地,“玩”起了农业。
李华和他种的南瓜
“以前我没种过地,所以,我种地的方式,与许多种了一辈子地的农民不太一样。”他跟记者强调说,“特别是在种瓜上,更是不同。”
1
南瓜藏草中 冬瓜能生吃
李华种瓜有啥不同呢?
“我这140亩地,夏秋季只种南瓜和冬瓜,不种其它。”李华说。
可是,瓜地里却见不到瓜。重庆日报记者往他的瓜地里瞅去,只见一片草笼笼里,夹杂着南瓜和冬瓜的藤蔓,却见不到瓜。
“你种的瓜在哪儿呢?”记者很是奇怪。
“在草笼笼里。”他说。
听他一说,再扒开杂草仔细一看,果然,在40来公分高的草丛中,“睡”着一个个10来斤重、金黄色的长南瓜。
“我这瓜的品种也与周边农民种的南瓜品种不同,名叫‘蜜宝’,是目前蜜本南瓜系列中最好的一个品种。”他说,这个品种是经过好几个品种试种后,从中选出来最适合这里的土壤和气候,又最有市场前景的一个品种。
他种的冬瓜,也只有一个品种。他说,冬瓜品种是从重庆农科院引进的,不仅品种“独”一个,而且品质还很特别。
“有啥特别之处?”
他拿起一个冬瓜,用刀把皮削掉后,切了一块给记者:“我的冬瓜能生吃,你尝尝看。”
接过冬瓜片,放进嘴里细细一嚼,脆脆的,与普通冬瓜不一样的是,居然还有一股水果清香味。
从表面看,这冬瓜个头小,每个只有三到五斤。切开后,才发现,里面的心很小,几乎是实心,不像普通冬瓜那样有个大大的空心。
2
化肥靠边站 杂草不浪费
李华种瓜,还有一个不同之点:不施化肥,地里的杂草也不浪费。
“几年种植蔬菜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个问题:有不少蔬菜品种都不能连续在一块地上种,需要轮作,不然,土壤会板结。”李华说,经查找原因,发现是施用化肥造成的。
于是,经过探索和实验,他找到一种特别的方法,可以保持土壤结构疏松、不板结:栽瓜苗之前,用秸杆和人畜粪水加有益菌发酵后,制成的有机菌肥作底肥,施入窝内,然后就不用再施肥了。
“这种有机菌肥不仅不板结土壤,还能增加土壤里的有益菌,起到疏松土壤的作用。”他说,更重要的是,在疏松的土壤和没有化肥、农药(整个种植过程中不打农药)的情况下种出的瓜,品质也比用了化肥、甚至猪粪水农家肥的要高。
在李华的瓜田里,杂草和瓜藤等,也不会浪费掉。在一季瓜收获完后,他请工人来将瓜田里的草锄掉,等干几天后,就用小型旋耕机进行翻地,将杂草和瓜藤翻到泥下,腐烂后,就变成了极好的有机肥,积存在土壤里,为下一次种瓜作准备。
3
瓜多不愁卖 价高有人追
140亩的瓜,产量至少有200多吨,这么多的瓜,怎么卖出去?
“不仅能卖出去,还能卖个好价钱。”李华说,“以今年为例,瓜刚开始上市时,卖10元一斤。在大量上市后,也能卖到5元一斤,是传统种瓜方式种出的瓜价格的5倍。
“从外表上看,你这瓜与其它的瓜也没有啥不同呀,别人咋会出市场价5倍的钱来买你的瓜呢?”
“靠的是品质和品牌啊!”他说,“我的瓜品质好,专门注册了‘一粒粟’商标,靠过硬品质,已有了品牌效应,买瓜人愿意出5倍的价钱来买我的瓜。”
重庆旋耕机配件价格表
看来,这大学生种的瓜,不管是品种,还是种植方法、营销方式,都与传统农民不同哦。(来源:重庆日报)
重庆旋耕机配件厂家直销:「示范农机合作社」重庆市潼南区佳禾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 ♂
【2019年,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了“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典型案例征集活动,按照服务基础条件好、全程农机作业服务能力强和综合农事服务成效显著的标准,遴选确定了70个全国“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典型案例。小编给大家整理之后每天发布一篇,敬请关注,如果您周边还有更加有特色的农机合作社,请联系我们。】
打造全程服务品牌 开辟丘陵农机化新路径
丘陵山区生产机械化是农机化转型升级的重点领域。重庆市潼南区农村青年杨华,由一个民营企业小老板,转向发展农机全程机械化,并开展综合农事社会化服务,他创立的重庆市潼南区佳禾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在众多服务主体中脱颖而出,成为重庆首批农机全程社会化服务的探路者和先行军,带动全区涌现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服务主体,有力推动了农机社会化服务突破性跨越式发展,为丘陵地区农机社会化服务开辟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之路。
重庆市潼南区佳禾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创建于2009年3月,住所在重庆市潼南区崇龛镇,法定代表人杨华,成员出资总额330万元整,是拥有独立办公场所、机械仓库、维修场地和培训基地,专门从事农业“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社会化服务”的股份制农民合作社。
2000年,杨华外出广东打工回乡后,在镇上创办民营企业,成为一个生意红火的蜂窝煤厂老板。但他当看到农村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无力从事繁重的农业生产,家乡大片土地荒芜时,2005年杨华就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购买了拖拉机和收割机,为乡民开展农业机耕、机收服务。
2009年,为扩大农机服务规模,杨华又组建了潼南区佳禾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以机械实物和技术人员入股的方式,吸纳股东4名、入社社员160人,随后大力开展农机全程机械化和综合农事社会化服务。
目前,合作社拥有各类农机490余台套,总价值达500余万元,是创业初期的16倍;培养技术精湛的机耕、机种、植保、机收作业人员160余人,是创业初期的20倍;建成机械库房及维修车间2300平方米、培训教室100平方米、固定田间作业及培训基地4000余亩,分别是创业初期的12倍、60倍;农机作业及综合农事服务业务覆盖西南各省市,年农机作业面积逾10万亩次,农机及综服务创收600余万元。
合作社先后获得农机发明改造专利5项,被评为重庆市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市级示范社、农民合作社国家级示范社、区优秀民营企业、全国100家“惠农工作站”。杨华先后获得“全国20佳农机合作社理事长”、“金杯小海狮杯”重庆市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全国百名杰出新型职业农民等荣誉及奖励。
一、整合资源,强化能力
在独自开展农机服务之后,杨华深刻认识到农机服务仅凭一已之力是不行的。于是,他带领几个志同道合的伙伴到外地考察,随后组建佳禾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由4名股东出资,并以机械实物和技术人员入股的方式,吸纳社员216人(其中高素质经营管理人员28人),购买LX754和LX1404大中型东方红拖拉机,碧浪160型、洋马2号和久保田688Q联合收割机,插秧机、油菜播种机、微耕机、喷雾器等各型农机490余台套,培养技术精湛的机耕、机种、机收、植保操作和维修能手160余人,配套机械库房及维修车间3000余平方米,建立固定培训作业基地4000余亩,大幅提升了农机全程机械化和综合农事服务的能力。
二、激活机制,合作共赢
在运行管理上,合作社建立健全内部章程、规章和制度,严格规范经营管理行为,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董事会研究决策制、财务运行透明公开制、利益共享利润分红制、业绩考核先进激励制等系列制度,为发展注入了不竭生机与活力。
在农机服务上,合作社围绕本地主导产业发展需求,与经营主体紧密合作,实行订单、租赁、托管、承包和跨区服务。同时与其它农机组织抱团合作,采取集团式承包、“一条龙服务”、代耕代种和“基地建设+农机服务”等服务方式,既拓展生产、加工、销售全程化服务空间,又使经营主体生产经营节本增效。
近年来,佳禾机械合作社引进的油菜精量播种机、割晒机和直收机,实现播时开沟、旋耕、灭茬与精量直播、施肥、覆土一气呵成,收割、脱粒、秸秆粉碎还田同步完成,不仅省时省工省钱,而且油菜稳产高产;合作社通过与金牛、巨牛、大同等农机合作社强强联合,整合专业测绘机3台、大疆无人植保机16台,成功竞标农业综合开发500余万元植保大单。
通过激活机制,加强合作,实现了合作社与农机服务组织、农业经营主体优势互补、利益均沾、合作共赢,为农机服务开辟了广阔天地。
三、全程服务,科技先行
在农机服务过程中,佳禾机械合作社大胆探索创新,反复试验实践,不断探索丘陵山区农机服务的新机械、新技术、新途径,先后成功实现规模蔬菜基地机械耕作、大棚内机械耕作、坝地无人机植保、规模化油菜机播机收等机械作业,获得了开沟平垄器、一种轴流卧式干燥机、水稻插秧机分插机构、割草机5项改进发明专利,并在重庆市率先实现了水稻、油菜、小麦、玉米等生产作业全程机械化。
佳禾机械合作社改进的机械化插秧机,每台每天栽插面积达50亩以上,不仅速度快、效率高,而且秧苗反青快、分蘖早、有效穗多、不易倒伏,亩平节本增效265元;率先引进的风送式喷雾器,一次性装载水溶济2吨,360度旋转喷射距离达30—80米,每小时施肥或植保作业面积达200亩,不仅效率高、功能强,而且操作简单、节约成本;推广的油菜联合收割,不仅省时省工,而且实现秸秆粉碎还田,亩平节本增效230元。
合作社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每年为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种植大户的水稻、油菜、玉米、蔬菜等生产提供的“一条龙”全程服务,“一站式”解决了产业发展难题,从而也形成了稳固的农机服务市场。
四、拓展探索,综合服务
在大力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的同时,佳禾机械合作社积极探索创新,不断拓展综合农事服务。
结合潼南特色产业发展,合作社积极开展黄(蓝)板悬挂、杀虫灯安装、销售等服务。针对产粮大区需求,合作社筹资120余万元,引进大型烘干机器设备,建立精油加工厂,年烘干水稻、油菜、高粱等粮油作物3000余吨,有效解决规模种粮企业和大户的现实问题。
针对潼南油菜种植20余万亩的实际,合作社率先探索实施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每年直接实施油菜花景区上万亩的油菜种植。2012年投资20余万元新建榨油厂,年收购加工油菜籽300余吨,解决了油菜籽销售难题。
针对全区蔬菜、柠檬、油菜、玉米种植面积大的实际,合作社引进无人机实施规模基地施肥、施药作业,为经营业主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生产服务,实现产业节本增效。同时合作社还开展农资代购、技术培训、信息咨询、市场销售等服务,一站式解决产业发展难题。
五、打造品牌,提升效益
在佳禾农机合作社的带动下,潼南农机专业服务组织迅速发展,目前已达40多家,农机大户上百户。飞手黄睿获得2018年“全国农民运动会飞防机手大赛”第一名,金牛农机合作社陈长剑荣获两届“全国种粮标兵”和2018年“全国明星合作社理事长”,长丰农机陈伟荣获2018年“全国农机技能大赛二等奖”,大同农机合作社荣获“全国农机示范合作社”等殊荣。
崇龛油菜景区实施的3万余亩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保证了核心景区油菜花期一致,一举斩获“中国最美花海”殊荣,成功打造成为AAA级景区,成为潼南农业文旅的一张名片。同时,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带动全区油菜规模化机械化生产7万余亩,年节约生产成本5000万元以上。
六、示范带动,协同发展
在佳禾机械合作社的引领下,潼南在重庆率先实现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率先探索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率先实施产业基地深松整理、绿肥培植、无人机植保和飞播,率先探索药材、果园机械化作业;先后承担全市春耕现场会、农机技术交流观摩现场会等10余次。
而以佳禾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为首的潼南农机社会化服务专业组织,在重庆这块丘陵地区迅速发展壮大,显现出了农机服务可复制可推广的四个特点:
一是组织形式多样化。农机服务组织多样化,呈现出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农机服务协会、股份(合作)制农机联合社、农机服务公司、农机经纪人等多型社会化服务组织。经营机制和服务形式由单一服务转换为全程服务、由个体服务转换为联合服务、由作坊式管理转换为企业化管理。组织形式的多元化发展,推进了农机服务的专业化、市场化、产业化。
二是服务方式市场化。潼南40余家农机服务组织都以市场为导向,采取抱团合作,开展订单服务、租赁服务、托管服务、承包服务和跨区服务,实行集团式承包、“一条龙服务”、代耕代种和“基地建设+农机服务”共建等服务,满足农业生产和农民的迫切需要,推动小农户向大产业靠近、小地块向宜机化转变、小农机与大农机并行,推动了农机农艺技术跨越式突破,促进了农机服务市场化快速发展。
三是服务内容专业化。随农机社会化服务领域的不断拓展,作业服务、信息服务、技术服务、维修服务等越来越丰富,农机专业耕作队、植保队、机收队等大量涌现,宜机化地块整治农机合作社、无人机飞播飞防队、专业化农药肥料配送队,农机经纪人、APP一站式农机信息网站等新型服务组织蓬勃发展。农机服务规模的扩大,提高了经营专业水平和经营效益,促进了农机服务的专业化、产业化。
四是投资主体多元化。扶持农机化发展系列优惠政策的出台,极大地调动了农民投资发展农机化的热情,同时吸引了大量社会资金的注入,特别是工商资本入注农机行业,技术型和管理型人才进入农机行业,逐步形成了以国家资金为引导、农民个人投资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投入机制。
面对新形势,佳禾机械合作社将继续高举农机推广服务这面旗子,进一步强化运行管理,充分挖掘现代农机机械化、科技化、智能化潜力,充分发挥“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作用,积极投入“服务农业、建设农村、富裕农民”大潮,当好农业机械化“排头兵”,探索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服务方式和经营模式,为推进农业机械化、组织化、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做出更大贡献。
从重庆市潼南区佳禾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实践来看,整合资源,强化能力是基础;激活机制,合作共赢是保障;全程服务,稳固市场是途径;拓展探索,综合服务是根本;打造品牌,重庆旋耕机配件厂家直销提升效益是目的。
重庆旋耕机配件厂家直销:接续发力宜机化改造 重庆还需解开哪些难题? ♂
重庆日报全媒体 颜安
金秋时节,巴山渝水之间,水稻机收大幕缓缓拉开,沃野千里,一片繁忙。
农业现代化,重要衡量标准是机械化,而对土地进行宜机化改造则是前提条件。
“十三五”期间,我市率先在全国探索推进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截至2020年底,全市有32个区县实施示范改造项目585个,直接及带动改造面积达78万亩,建成了一批万亩级规模化农业生产示范基地,走在了全国丘陵山区省份前列。可以说,宜机化改造已成为我市农业转型升级的突出标志和靓丽“名片”。
但是,重庆山高坡陡、土地零碎,先天条件的制约导致我市主要农作物的机械化水平仅有52%,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十四五”期间迎难而上,山城重庆的宜机化改造还需要克服哪些难题?近日,重庆日报记者在相关部门和区县进行了采访调研。
难题一:土地界限的打破让村民普遍存在顾虑
从记者采访的情况来看,村民们普遍不愿意将土地拿出来,是制约宜机化改造推进的最大阻力。
永川区是我市唯一的全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其机械化率达到70%,基本赶上全国平均水平,而仙龙镇是其示范推广点之一,推进较为迅速。
“其中的曲折,摆上几天都摆不完。”永川区仙龙镇大石坝村党总支书记艾明伟感叹。去年春天,大石坝村的土地还是零零碎碎,大机器根本就下不了田。村里要搞宜机化改造,这样的立地条件可不行。
怎么办?开社员会动员呗!
但事实证明艾明伟想得简单了——社员会上刚说明意图,就被群起而攻之,“我们本身就不愿意把地拿出来,你还要把地的界限打破,那我们以后啷个分得清?”
没办法,只有单个击破,挨个登门算细账。艾明伟来到了棠坪湾村民小组村民杨代荣的家里,刚进门就被一句话噎住了,“我那个地,你莫想了……”
杨代荣今年58岁,因为有点厨艺,所以主业是承包村里的红白喜事,家里的六七亩地种下的功夫并不大。艾明伟原以为从他这里突破,不想他的态度也很坚决。
“你担心的是啥?”艾明伟耐住性子问。
“就担心界限遭抹平了,以后我连我的地在哪都不晓得,和别人扯不清。”
“不是换发了土地证吗?那上面标得很清楚。”艾明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你现在只种了1/3的地,而且也没啥利润,土地拿出来后有流转费、务工、分红等几份收入,你自己算算?”
就这样来回拉锯了个把月后,包括杨代荣等在内的村民们终于同意拿出土地,大石坝村乃至仙龙镇的宜机化改造工作得以顺利铺开。
市农业农村委农机化处是宜机化改造的主要业务处室,该处一级调研员胡腊全坦言,村民们普遍担心入股后会打破地界,减少原有土地面积,以致分红时吃亏。“这就需要村社干部非常得力才行,一是带头把土地拿出来;二是要做好产业规划,土地拿出来后种植什么要提前想好;三是要通过改制,如引能人、推股改、促联营等,让丘陵山地农业产业发展呈现新气象,让改土带来效益。”他建议。
难题二:资金偏少导致区县推动步调差异大
除村民意愿外,资金偏少、补助偏低则是宜机化改造顺利推进的另一大掣肘。
资料显示,宜机化改造分为互联互通、缓坡化改造、水平梯田、旱地梯台等类型,其补助标准为每亩1000元至2000元不等,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经营户宜机化改造的积极性。
有些偏低的补助背后,资金总量起着决定性因素。市政府在相关文件中,明确把农田宜机化改造作为改善农机作业基础条件、推动农机化后发跨越发展的重要内容,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从2021年起每年安排2亿元对其进行专项支持。
我市要在2025年使全市的宜机化面积达到1000万亩,目前还差300万亩,如按照2000元/亩的标准计算,则需要60亿元,而每年2亿、5年10亿的资金总量,无论如何都是不够的。
这就导致了补助标准偏低和需要区县业主自筹等问题。
重庆旋耕机配件厂家直销区县财政的不均衡,造成了宜机化改造推广上的不平衡。比如渝北区,就由政府财政统一出资,以8000元/亩的标准对土地进行宜机化改造,这个标准相当高,因此该区的推进也十分迅速。渝北区大盛镇青龙村党总支书记黄志的记事本上,这样记录着“青龙速度”:2月6日,宜机化改造启动;3月20日,完成宜机化改造500亩,柑橘种植200亩;5月底,完成柑橘种植500亩……但在一些“吃饭财政”的区县,并没有这一配套资金,需要业主自筹,而新型经营主体偏少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宜机化改造的推广。
“平均一亩改造成本要四五千元,扣除政府补助,改造1000多亩土地,企业需自筹资金300多万元。”重庆邦定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蒋绍福说,农业本来就见效慢,在农田建设上又砸下重金,无疑会增加经营者的经济压力。
解决之策是整合其他项目的资金。市政府在相关文件中表述道,将宜机化摆在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首位,并与土地治理、三峡后续扶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相结合,共同发力推进宜机化改造。
全国农机化“土专家”、重庆圆桂农机股份合作社理事长周元贵认为,应整合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资金,在高标准农田的基础上再进行宜机化改造,这样花费较少,能相应减少业主的资金压力。
他还建议,应通过政策扶持,大力发展粮油大户和合作组织,让他们成为土地宜机化的主力军。“目前,水稻亩产值约为1400元,减去机械费等成本后,每亩利润约300元,如果政府能适当提高完善大户补贴让其利润更高,相信还是有不少人愿意多流转和承包土地,从而助推规模经营和宜机化。”
难题三:“宜机化”到“机械化”还有距离
记者还发现,就全市而言,宜机化改造确实让土地耕作成本节约了20%以上,使机械化效率提高了20%以上,同时增加了约2%的土地面积,但即使是已整治的地块,也还因为种种因素没有实现全程机械化。
上个月,杨代荣打了10天工,工钱1200元,而像他这样在地里打零工的还有10来人。这让他有点疑惑:“不是说全程机械化了吗?”
同样疑惑的还有渝北区大盛镇青龙村72岁的村民叶善芳:“当初,村里把地拿走时说得好好的,以后下地这些活路就由机器代劳了,没想到现在除草施肥还是要我们这些老婆子。”
“机器当然比人工的效率高,只是现在的农机还不能完全适应生产的需求。”搞了一辈子农机推广的周元贵坦言,自己小时候推磨子,一小时才能打几斤面粉出来,但后来用上了简易的电机,一小时就能打200斤。后来,自家的地里用上了微耕机,虽然把耕牛的成本解决了,但是推这么重的机器在田坎里来回耕作,一天下来人都能累个半死,“所以,过去我们叫以机适地,现在则是改地适机,在丘陵山区,与经济作物、特色作物相适用的农机具并不多。研发和推广都有个过程。”
一些有条件的地方已经开始了探索。比如说,青龙村专门组建了生产互助农业股份合作社服务队,通过专业化的服务,提高田间管理的机械化水平。39岁的姜波是服务队的一员,原本是钢结构架子工的他,通过一年多的磨练,已能熟练操作承重式割草机、履带式喷雾机等。“我们在村里干活拿的是每月3700元的固定工资,但同时也承接外面的业务,这时就有一些额外收入。”他说,“以开旋耕机为例,每天能额外得到100多元。”
但放眼全市,这样的队伍毕竟是少数。就宜机化工作而言,不管是本身的推 重庆旋耕机配件厂家直销进力度还是农机的研发与推广,亦或是相关人员技术和技能的培训等方面,这条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宜机化之路,都还需要攻克许多难关,行稳致远。
旋耕机之家为了大家交流有关旋耕机相关知识组建了微信群,群里有技术大牛、厂家、需要购买旋耕机的客户,不确保会有你想要的 ,相信你能在圈内整合资源,拥有更多的机会可能。前100名免费,如有意着添加微信18215288822(备注旋耕机微信群)拉你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