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给记者介绍海棠花
新疆晨报讯(文/记者 刘萌萌 图/阳光) 4月9日,44岁的王勇像往常一样来到大王观花行道树繁育基地。在田间地头,捧起一把土壤,感受湿度,又仔细查看海棠树苗的生长情况。
“再有一个礼拜,就开花了,你看这是花苞,一旦开放,满树都是粉红色的花朵,绵延数里,壮观得很。”王勇指着一排排枝干、高度相同的数十万株海棠树苗说,“这1300余亩的高干海棠种苗是2012年就开始试种的,从选苗开始,就如同选美一般,要看三围,胸径、顶高都要保持一致,再配合大间距的管理模式,长出来的苗木就能如同阅兵一般整齐划一。”
王勇是这些海棠树的“父亲”,也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木种苗协会副会长、乌鲁木齐市林木种苗协会会长,他培育出的高干红叶海棠曾在2017年被《中国花卉报》评为“全国十佳苗圃”。基地位于距离首府城区30公里的安宁渠镇。与这些海棠树相伴了2000多个日日夜夜,对王勇来说,回忆太多。
跟父母学习种苗培育
这是王勇的海棠苗圃
王勇从事种苗培育工作20年。与这个行当结缘,离不开家庭的影响。
他的父亲是原新疆自治区农科院试验场林管站的站长,是一位杰出的林业生产经营者,母亲在新疆农业科学院从事种苗培育工作,两人任职期间,曾为首府供应了大量的绿化种苗,“小时候,父亲带着我走在乌鲁木齐的街上,他最自豪的就是指着道路两旁的乔木、灌木对我说‘这是我种的’。”王勇说。如今他很喜欢在乌鲁木齐的街头走走,因为有树的地方就有父亲的印记。
1996年,王勇大学毕业,进入了铁路系统工作,两年后,不安于现状的王勇摔掉了手中的“铁饭碗”,打算投身商海。“虽说想做生意,但我也很犹豫不知道该做啥。”王勇说,在父母劝说下他开始学习苗圃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创办了“大王花木”,从事种苗的培育销售。
“起初我挺排斥的,那时我刚从办公室出来,西装革履的,觉得这就是农活儿,又脏又累,没啥前景,母亲让我去浇水,我都直接把铁锹一扔。”王勇说,随着逐步对田间管理的了解,他发现这个行业的学问很大,不只是简单的种植,渐渐地他爱上了种苗培育。
选苗如选美看三围
王勇跟随母亲学习种苗培育销售,一呆就是5年,这5年,“大王花木”收益并不高,只能勉强维持生活,但王勇相信种苗行业的前景不止于此。
2003年,王勇决定选择前往内地学习先进的田间管理和培育技术,“一是母亲年龄大了,却依然每天都在田间辛苦,我就想让母亲能从田间解放出来,二是当时新疆都是采用密植模式,虽然单位产量高但质量差,种的苗高矮参差不齐,歪七扭八,我就从内地学会了新的种植模式,对种苗采取标准化管理。”王勇说。
相较于目前新疆大多数苗圃仍采用的密植方式,大王苗圃基地率先推出“大间距”。根据不同规格的苗木设置了不同的行间距,胸径8厘米的规格定植株行距为3米×2米,8厘米至10厘米为3米×3米,12厘米至15厘米则为4米×4米。“大间距增加了通透性,更保证了苗木的高品质、高规格。”
除了管理方式,从选苗开始,王勇就非常注重种苗的外观,“长出来的苗木个个都一样,跟双胞胎似得。”
2005年,新疆苗圃行业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众多大型绿化项目的推动下,苗圃市场需求加大,王勇看准时机前往东北选购大批量大叶白蜡、小叶白蜡、长枝榆、金叶榆、红叶海棠、大叶榆、紫叶稠李、夏橡等品种的种苗,因为这些种苗适合新疆的环境和土壤,也适用于行道建设。
王勇算过,这几年他至少给首府乃至全疆各地供应种苗2亿余株,几乎各个公园街道都能看到他经手过的种苗。“我印象最深的是兵团第十二师的万亩苗圃,就是我们供应的种苗建成的,特有成就感。”
痴迷海棠培育研究
含苞待放的海棠花
2011年,正沉浸于苗圃市场丰收的王勇却被内地来的几个苗圃老板泼了一盆冷水,“新疆的种苗大部分规格偏小、同质化严重、质量不高。”这是来自江苏、东北、山东的几个苗圃老板在考察过新疆苗圃行业后统一的评价,这样的结论让王勇脸上火辣辣的:我就不信我们新疆地大物博没有好苗。
从这时起,王勇将目光从市场转向了高标准优势特色种苗的培育和研究上,他想研究属于新疆独有的种苗品种,有人曾经问过,王勇你为何会专注海棠研究和发展,而不是其他树种呢?
这源于一次偶然,他说:“一次我在五一农场参观,走累了,坐在树下休息,看到一位老汉正在跑步,开放的红叶海棠花在路边摇曳生姿,美极了。我问老汉,海棠花好看不,老汉说这是他见过的最好看的花,可惜有点矮。”老汉走后,王勇久久盯着海棠花,脑海里有了想法。
“我在喀什西路也见过使用定干很低的海棠做行道树,不但冠型不好,而且会剐蹭车辆,不方便车辆通行。如果能培育出干形挺拔、定干高度在2米,甚至2.5米以上的春花秋实行道树一定会大有前景。”王勇说,红叶海棠是本地的乡土树种,具有耐寒、耐旱、耐盐碱等特性,而且干性非常强,适合作小乔木来培养,每当春季,海棠树就会开满各种颜色的美丽花朵,夏季枝头的叶子红灿灿,时至秋季,又会挂起满树的亮丽红果,几乎一年四季都能做观赏树,这不就是他正在找的品种吗?
有了想法的王勇开始着手研究起来,和团队一心扑到了海棠事业上,全心投入并认真研究海棠的习性、品种和发展,每年,海棠基地都会种上数万棵红叶海棠,所有苗子都是经过两次以上移栽的熟苗。尽管如此,每年也会铲除至少三分之一不合格的种苗,几年下来,失败的种苗让王勇心疼极了,“粗略估计,这几年我们铲除了至少800多亩不合格种苗,损失达1000多万。”
本着慢工出细活的原则,苗木基地完全标准化,平地栽植、大行距、双排滴灌管、旋耕机除草,没有盲目地用大水大肥去催苗,王勇养出的苗子,格外健壮,抗病虫害能力和抗寒能力都比较强。
让高干‘红叶海棠’走上街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6年,王勇的海棠种苗初见成效,获得了不少同行和市民的认可。
来不及高兴的王勇再次被命运开了个玩笑,2016年,父亲与世长辞,父亲生前拼搏务实、扎实勤奋的敬业精神感染了许多苗木人,被人尊称为“大王”,为了纪念父亲,王勇将自己培育的海棠命名为“大王海棠”。
2017年支持自己种苗工作的妻子因白血病离世,那一段时间,他深感自责悔恨。十几年来,他一心忙于研究海棠,没有太多时间陪伴妻子和孩子。家里的大小事务,全是由妻子一肩负担起来的。王勇将自己对两位亲人的思念都寄托在了海棠培育上。
在谈及未来的打算时,王勇说,高干‘红叶海棠’的培育成功,只是自己苗木生涯中一个小小的成绩,自己不会满足,也不能满足,下一步,要继续深入地在精细化管理上下工夫,把每一株苗子都养成精品苗,让高干‘红叶海棠’走上街道,走进公园和小区,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为新疆的园林绿化提档升级多作贡献。
【晨报爆料热线:0991-8801111】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新疆二手1米2旋耕机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