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大,地种不动了,怎么办?”“年轻人不想回来,地没人种,荒了好几年。”“每年要买种子和肥料,还要雇农机,投资大效益低,这地就快种不下去了。”……
如今,在五华县,“谁来种地”这个时代之问有了答案。
五华县以被列为广东省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为契机,大力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工作,重点开展水稻生产全程托管服务。目前,全县累计开展农业生产托管面积达3.85万亩,服务小农户9229户。
五华县大力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工作,重点开展水稻生产全程托管服务。 南方+ 何森垚 拍摄
手机点一点、“田管家”上岗、大农机下地,这是五华县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工作的一个生动写照。农业社会化服务是“三农”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大背景下,五华县如何布局“落子”?日前,记者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托管班”如何让农户当起“放心掌柜”。
小农户种地有烦恼
地谁种?怎么种?
种了大半辈子地,55岁的张庆友有点干不动了。
张庆友家住五华县棉洋镇黎洞村,“我们种了一辈子地,见不得地荒,但无奈没有劳动力。”
“村里大部分劳动力都外出了,加之地块零碎、效益低,村里荒掉了近600亩田地,相当可惜。”黎洞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爱发说,种田的担子很大一部分压在了留守的妇女、老人身上,甚至一度出现撂荒地。
“孩子也不会种地,他们觉得种地是苦差事,又赚不到钱,都不想回来干农活。”张庆友感叹,“这地没人种,就只能荒了。”
同样在安流镇吉程村,陈俊宽也扛不起锹了。“前几年还可以将这些耕地照看过来,但这两年明显感觉体力不行了。”陈俊宽说,除了自己辛劳耕作之外,还得租赁机械,花钱费力又赚不多。
事实上,陈俊宽的种地烦恼在五华县并非个例。
不愿种、不会种、种不好、种起来不划算,这是小农户在近年种地过程中的深切感受。一方面,农民老龄化、农业副业化问题突出;另一方面,一家一户“零耕碎种”,人手不足,地块小,小农户放弃种地、耕地候鸟式经营、低价转包经营等问题凸显。
随着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80后”不想种地,“90后”不懂种地,“00后”不问种地,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今后谁来种地,怎么种地?这是乡村振兴中急需破解的问题。
破解农业发展难题,五华县的农业生产性服务领域改革已经到来。
“解决好‘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问题,是稳定和提高粮食生产的头等大事。小农户经营成本高、机械化使用率低,既管不了耕地,也管不好耕地,导致土地变荒地。”五华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德祥说,在这样的背景下,必须加快发展全县农业生产托管服务。
所谓农业社会化托管服务,是指农户等经营主体在不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条件下,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为农户提供耕整地、播种、育秧、插秧、施肥、浇灌、植保、收获、烘干等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
五华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加快推进农业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受访者供图
“通过单环节服务、多环节托管、全程托管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化服务,解决了‘无人种地’问题,有效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张德祥说,“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简言之就是“你的地,我来种,减成本,增收益”,实现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
这个时候,“田管家”——农业托管员应运而生。陈俊宽的侄子陈伟宏,是全县456名村级托管员中的一员,被乡亲们亲切地唤作“田管家”。尽管是一名“95后”,种粮却是行家里手,如今,陈伟宏已是五华当地的“新农人”代表、乡村振兴带头人。
“这个农业托管让我从‘农忙’变‘农闲’,我侄子帮我解决了种地烦恼。”陈俊宽说,第一次体会到“坐享其成”的感觉,“以前农忙的时候,恨不得分身,现在把土地托管出去,不用下田,不用操心,省时省力还有收益。”
农户心里有本账
乐意当“放心掌柜”
当前,五华县早造水稻陆续成熟,即将进入收割期。陈伟宏一早电话响不停,都是订单电话,“目前早造收割的订单有八千亩左右,复耕的工作也在同步进行。”
出村、进城,这是不少农村青年的选择。当同龄人都在走出去时,25岁的陈伟宏却选择“归巢”,从大城市回到家乡五华,成为一名不折不扣的农业托管员。
2019年底,陈伟宏购置并整合家庭农场原有的40台农机,成立了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我们的服务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保姆式’,提供耕、种、管、收全流程‘一条龙’服务,另一种是‘菜单式’,需要啥服务点啥,提供单环节或多环节托管服务。”陈伟宏说。
去年开始,陈伟宏带领成立的农业服务公司签订了一万余亩面积的水稻托管合同,服务五华县5个乡镇周边1000余户村民。
与此同时,团队还大面积收集荒地全程机械化种植。“有条件的村将丢荒、弃耕的土地集中起来,统一交由托管组织全程托管、复耕复种。”陈伟宏说,目前承包种植了300多亩的撂荒地,其中就包括张庆友所在的黎洞村。
站在田埂上,张庆友感慨道:“终于又闻到水稻清新的气息了!”得益于村干部和村民“合伙开荒”,黎洞村将土地托管给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张庆友家中的4亩田地成功复耕。
得益于村干部和村民“合伙开荒”,黎洞村将土地托管给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让撂荒地变成良田。 南方+ 何森垚 拍摄
是自己种,还是托管出去?村民心里有本“明白账”。
“每亩地打田只收60元,比市场价低五成,而且他们专业靠谱,工作认真。”农户邹丽娟把700亩稻田托管出去,自己当起了“放心掌柜”,“我还省去了额外的人工费和农机手费用,省时省力。”
五华县农业农村局农村合作经济指导股负责人吴志平介绍,以水稻种植耕、种、防、收四个环节为例,五华县实施全托管后每亩平均能降低成本约200元,提高了亩产水平和农户、经营主体耕作积极性。
据测算,通过大型农机作业,粮食作物每亩增产10%—20%,飞防作业可以提高效率300—600倍,数据体现了土地托管带来的综合效益。吴志平说,农业托管服务提高了机具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大大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
当前,五华县初步形成“县级托管服务中心+镇级托管服务站+村级托管员”的三级协办体系,即1个县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中心、16个镇级托管服务站、一支456人村级托管员队伍。
今年5月,五华县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中心正式建立运营。“中心相当于‘老大哥’的角色,统筹各个服务组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及托管服务的收费标准指导。”该中心负责人黄文聪说,依托服务体系的资源,整合服务需求,推进托管服务供需双方实现精准匹配。
创新托管有妙招
一部手机实现“掌上种地”
农事繁忙,怎样才能更快速、更精准地找到“田管家”呢?
五华创新托管服务,开发全市首个“网约机”微信小程序,通过对农服组织和农机的统一调度,让农户就近找到“代耕、代种、代管、代收、代烘干”等农业生产单环节、多环节、全流程托管,这种“一键式”的便捷服务目前已试运行。
五华创新托管服务,开发全市首个“网约机”微信小程序。 南方+ 何森垚,汪思婷 拍摄
不少农户感叹,“没想到,农业耕种也可以像‘滴滴’打车一样,实现共享服务,专业方便快捷。”
从事农机服务17年的李汉林告诉记者,“以前我们给农户的农田松土、收割都没有计划,一般是做到哪里算哪里,有了这个小程序后,通过接单,我们心中就有计划,我感觉非常好。”李汉林说,如今真正实现了“掌上种地”。
同样感受到便利的,还有广大农户。“从翻地到收割都可以提供托管服务,而且价格透明,还可以实时追踪进度,相当便利。”农户李思炎向记者演示了“网约机”的操作方法,不一会儿,农事服务的订单便形成,农户可以在操作界面上看到费用预算。
“目前,五华已有6家服务组织进驻‘网约机’小程序,且均匀分布在县内各区域,农户有需要便可以就近找到服务。”吴志平说,“网约机”实现农业社会化服务线上下单、合同签订、作业监管、服务验收、费用结算等。
但李汉林坦言,在应用推广中,“网约机”仍存在一些现实问题。“比如种植户年纪偏大,智能手机使用率低。”
因此,五华县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提高农户对“网约机”的知晓度和使用率,目前动员培训会19场次,培训1100多人次。“农户可以自己下单,也可以找当地的村级托管员、村干部帮忙下单。”吴志平说。
如今在五华,“你在外放心挣钱,我在家帮你种田”已成为现实。
自五华县2021年开始实施农业生产社会化托管服务工作以来,托管模式的实际效果如何?张德祥认为这一问题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去验证。
一是会不会与民争利?能否真正还利于民?“连片的农田托管出去,效益和土地经营权仍在农户手里,托管模式可以说实现了三方受益,一是增加了农民收益,二是减少撂荒地,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三是社会服务组织的服务能力也有提升。”张德祥说。
二是如何进一步推动农业发展?张德祥认为,托管服务加快推进农业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切实解决小农经济经营方式粗放、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将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的轨道,有效促进全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截至目前,五华县累计开展农业生产托管面积达到3.85万亩,服务小农户9229户,进一步促进当地的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以及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截至目前,五华县累计开展农业生产托管面积达到3.85万亩。 南方+ 何森垚 拍摄
数说
数看五华农业托管服务
全县建成县托管中心1个,镇级托管服务站16个,村级托管员456人
建立河东、横陂、安流三个水稻全程托管示范基地,总面积约1500亩
全县整合统筹旋耕机1016台,插秧机50台,无人机52台,收割机143台,烘干机11台,建立27家农机服务组织名录库1个、五华“网约机”微信小程序服务平台1项
累计召开动员培训会19场次,培训1100多人次
全县累计开展农业生产托管面积达到3.85万亩,服务小农户9229户,其中已落实2021年水稻实施补贴的生产托管服务面积1.95万亩,财政补贴资金约149万元
全县水稻生产机耕率98.35%,机收率88.37%,统防统治覆盖率49.11%
一线实践
“这地总要有人来种,那就让年轻人来!”
“种地找小陈!”龙村镇农户邹丽娟站在田埂上看着,“水牛换成‘铁牛’,无人机打药,从种到收用的都是新科技。”
邹丽娟口中的“小陈”,就是陈伟宏。“别看他年轻,人瘦瘦黑黑的,但他农校出身,还带了一帮年轻的帅哥下乡一起干,年纪虽然小,但是做人踏实,我信得过。”邹丽娟眼中,这帮年轻人非常能吃苦。
陈伟宏介绍,当决定回到家乡大干一场时,他发动了身边十几个朋友回来一起开农机种田,组建了一支年轻的服务团队,“团队平均年龄为25岁,最年轻的是‘00后’,如今成员有20多名。”
27岁的彭华山是服务团队的一员,无论是插秧、打田、播种,还是打药、施肥、收割,他样样在行。“现在有底薪保障,服务费用则按亩计算提成,年收入有十余万元。”彭华山在陈伟宏的带动下从事托管行业,直接在“家门口”就业。
“新农人‘新’在哪里?我觉得就是要让年轻人来。”陈伟宏说,跟老一辈农人相比,如今在种植、田间管理环节更加注重农业机械化。
马达轰鸣,植保无人机低空掠过,邹丽娟竖起大拇指:“以前几十人干一天,现在1小时作业50亩,真厉害!”
不仅仅是植保无人机,收割机、插秧机、灌溉设备等一应俱全。“我们创建了一个800亩的水稻全程托管示范基地。以基地为样板,整村推进生产托管,大面积快速作业,效率更高。”陈伟宏说,单价放低后,每造水稻的收益能提升30元左右。
此前,团队接手生产托管业务还会帮忙开沟引渠,大面积收集荒地全程机械化种植。“公司承包种植了200多亩的撂荒地,一部插秧机一天可以插秧30亩到50亩。”今年,陈伟宏还盘活撂荒地100亩,扩大种植面积。
去年开始,陈伟宏带领成立的农业服务公司签订了一万余亩面积的水稻托管合同,服务五华县5个乡镇周边1000余户村民。不仅如此,团队现在还承接了安徽的稻田托管业务。
陈伟宏说,干专业的事需要专业人才。“公司这两年打算扩大规模招聘农学专业的年轻人才,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加强培训,提高各方面的管理能力。”他打算将托管业务拓展至全县各乡镇及邻近地区,持续做大做强农企合作服务品牌。
“这地总要有人来种,有人来管,那就让我们年轻人来!”陈伟宏的种粮路正在不断探索向前。
原标题:
万亩良田有了“田管家”
五华县大力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工作,服务小农户达9229户
【来源】南方四川微型旋耕机预算表图片日报·梅州观察
【南方日报记者】汪思婷
【作者】 汪思婷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旋耕机之家为了大家交流有关旋耕机相关知识组建了微信群,群里有技术大牛、厂家、需要购买旋耕机的客户,不确保会有你想要的 ,相信你能在圈内整合资源,拥有更多的机会可能。前100名免费,如有意着添加微信18215288822(备注旋耕机微信群)拉你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