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关农机形势分析的文章最吸引眼球,尤其是有关拖拉机的报道。因为行业内从事拖拉机业务的企业最多,而且拖拉机作为农机行业的龙头产品,其市场表现会直接影响农机具、联合收获机、烘干机等相关细分领域的行情,拖拉机可以说是农机市场的风向标。
然而,从目前的行业数据看,拖拉机市场一直是下滑的。2019年,拖拉机行业真正的拐点到了。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1—4月,我国小型拖拉机累计生产10.7万台,同比下滑27.2%;中型拖拉机累计生产9.4万台,同比增长10.6%;大型拖拉机累计生产1.48万台,同比下滑17.1%。拖拉机总产量同比下滑约14%。
从配套企业和物流公司采集到的数据来看,比以上数据还要惨。而且,这只是统计的产量,如果看销量的话,下降幅度更大。
市场表现证明,拖拉机行业已度过增长期,进入下行通道。但让人不安的并不是下跌的产销量,而是连续的跌跌不休。
行业内很多人把大中拖销量下滑归结于农机补贴政策的调整。
引爆点是山东省2019年农机补贴政策的变化,132.3kW(180hp)及以上拖拉机补贴额由前几年的12.9万元调低到6.53万元,下降幅度50%左右。继山东之后,河北、河南、山西等省也调低了大功率拖拉机的补贴额度。
调低补贴额度,初衷可能是针对一些“大马拉小车”的现象,但规范的产品也受到了一些影响。
总之,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越来越完善。在拖拉机出现阶段性饱和之后,针对大型拖拉机的高额补贴逐步降低,企业竞争又将回归到市场本身,谁能为用户提供质量过硬、价格合适的产品,谁就能获得用户认可。
大中拖政策红利的窗口期已经关闭,后期,企业需要比拼的是真正的实力。
我国市场上销售的拖拉机既有外资品牌,也有本土品牌。外资品牌主要指约翰迪尔、凯斯、纽荷兰、麦赛福格森、克拉斯、道依茨等欧美品牌,日本久保田、洋马、井关等日系品牌,以及韩国乐星等韩国品牌。
从竞争形势分析,长期以来外资品牌占据高端技术和高端市场,本土品牌以东方红、欧豹、阿波斯、中联重科、东风、五征、常发为代表,以及约200家中小品牌,大多没有核心技术,或技术落后,在中低端市场求生存。
在国内市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定位在不同的市场维度,外资品牌和本土品牌正面直接冲突较少。但近几年,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外资品牌与本土品牌开始正面交锋。
补贴系统169.1kW(230hp)及以上重型拖拉机销量
一是在高端市场竞争实力开始显露。
农机补贴公示系统显示的数据:2018年,169.1kW(230hp)及以上拖拉机共销售250台左右。从分功率段看,183.8kW(250hp)及以上产品,被外资品牌垄断;191.1kW(260hp)销售52台,全部是道依茨法尔的产品;198.5kW(270hp)、213.2kW(290hp)共销售3台,都是约翰迪尔的产品;231.5kW(315hp)销售71台,大部分是凯斯纽荷兰公司销售给新疆利华棉业项目的产品;235.2kW(320hp)销售29台,基本是约翰迪尔的产品;249.9kW(340hp)销售2台,是爱科集团旗下的产品。
由此可以看出,183.8kW(250hp)及以上重型拖拉机,本土品牌在补贴系统中还未实现销售,外资品牌在高端市场优势明显。
二是外资品牌技术降档,本土品牌技术升级,两者之间开始短兵相接、正面交锋。
如果外资企业固守高端市场,其用户影响力会越来越弱,并最终连高端市场也会不保,所以他们都加快向国内中端市场渗透,推出适合的产品。而本土品牌则挖空心思向高端进攻,如此一来,两者在中端市场上短兵相接。
从竞争结果看,跨国公司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在逆势中收割市场。从2017年开始,约翰迪尔和凯斯纽荷兰的市场占有率开始提高,2019年1—4月,与国产下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约翰迪尔仍在逆势增长,其中大拖增长10%,中拖增长12%,大拖出口几乎100%增长。
与此同时,在行业下行时,很多本土品牌降价、打折、减配、次新机等招数加剧了行业恶性竞争。
跨国公司多数是百年企业,具有应对行业周期的丰富经验,当然也有度过行业低迷的雄厚资本,因此,他们在逆势中开始收割市场。
2019年1季度拖拉机行业产量同比增幅
正常需求下,国内拖拉机以中拖为主,小拖和大拖合计占30%左右,也就是说需求应该呈橄榄形。但近几年,大拖和中拖的销量基本相当。不过,从2018年开始,消费理性回归的趋势比较明显,2018年小拖同比下滑33%、大拖同比下滑27%的情况下,中拖下滑幅度只有11%。
这种趋势在2019年上半年表现得更加明显。从上图可以看出,第1季度大、小拖均下降25%左右,而中拖则逆势增长10.2%。市场一线反馈的销售情况也是这样,笔者从新疆、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陕西等地了解的情况看,这些地区大拖下滑幅度在30%~50%,而中拖都在上升。中拖主要在旋耕、播种、运输、田间管理等场景作业,使用率高,性能比最优。
伴随着理性回归,用户的品牌意识不断增强。从浙江、江苏、四川、陕西、山西等市场了解的信息,近两年二次购机用户和换新机的老用户,在购买第二台农机时,第一选择是迪尔、凯斯、久保田等外资品牌,其次是东方红、雷沃、东风等国内一线品牌,而二线、三线品牌老用户基本上不会选择。
用户的品牌倾向特征鲜明,这对本土品牌是利空,消费升级会将本土品牌边缘化,尤其对二线、三线品牌极为不利,当然反过来看也倒逼本土品牌加快升级。
笔者对未来10年拖拉机行业做了一些预测,供业内人士探讨交流。
第一,国内农机行业繁荣期有多长,接下来的衰退期(或者叫调整期)就会有多久。经历过上一轮行业周期的人都知道,农机行业经过了“黄金10年”,那么接下来的10年应该是行业的深度调整期。所以,近几年行业的下滑才只是开头,真正的考验还没有到来。
第二,下一轮竞争不是淘汰赛,而是生死抉择。这里有3个层面的意思:一是只有留下来才有生存的机会,被淘汰的想东山再起都不可能,转行进入其他细分领域也机会不多;二是比拼的是速度和效率,不管实力有多强大,如果对需求和市场反应慢,也会洋马880收割机底盘改装旋耕机被淘汰;三是竞争不是比赛的输赢,或市场占有率多寡,而是要战胜竞争对手,留下来的企业才有利润可谈。
第三,技术方面的竞争,将由应用技术转向核心技术,也就是由集成创新和模仿转向开发自有技术,只有独到的核心技术,才能跳出同质化竞争的红海。在这方面,首先是变速箱、车桥、自动驾驶等关键零部件技术的突破或弯道超车,之后是机电液一体化技术的突破。
第四,剩洋马880收割机底盘改装旋耕机者为王,胜利穿越本轮行业周期而留下来的实力派,才拥有和约翰迪尔、凯斯纽荷兰、爱科等全球级跨国公司同台竞争的机会。
第五,巨大的中国市场必然孕育出农机龙头企业,而能与大型跨国公司过招的企业,只会从拖拉机和联合收获机行业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