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广电全媒体讯(特约记者吴巍伟)4月16日,春和景明,位于湘鄂边界的华容县鲇鱼须镇程家岭村水稻田埂上挤满了人群,水田里一台“口”中不断抛出秧苗的军绿色大机器,在早稻田里飞速奔跑,不到一个小时,这丘20多亩的稻田就披上了绿色的盛装。来自湘鄂两省的上千名“观众”顿时欢呼雀跃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这是一台全地型履带式设计,开沟耕田、抛秧施肥似乎无所不能的“重器”,第一眼见到这台技术指标领先国内大部分同类产品,拥有国家专利技术认证的多功能抛秧机,很难想象这家伙竟然诞生在一位年过半百的农民之手。
这位脸膛黝黑的农民名叫郑明建,个子不高,一双眼睛明亮传神,给人很智慧的感觉。年少时他就经历了那又苦、又累的田间劳作,从此萌发了农业机械的发明梦。还在读高中的时候就开始捣鼓设计插秧机,由于受经济等条件的限制,这个梦想一直没能实现。因为家里穷高中没有读完就回家种田的他,开了一家打米厂养家糊口。打米机、烘干机、拖拉机他都自己安装、维修、改造,焊工、电工、钳工样样检得起。后来又流转土地成了种粮大户,购买收割机、旋耕机、插秧机等成立了农机专业合作社。
四年前,郑明建掌管的芙蓉香米业成了华容县“中国好粮油”行动的引领企业。他帮助订单农户让自然耕作中的富硒土壤增加可溶性,使大米蛋白质中饱含硒元素特有的营养价值。并且以高出市价20%的价格收购。富硒大米市场前景广阔,农民收入不断增加。但是种粮大户抢插晚稻人难请,易中暑、成本高,耽误季节,利用插秧机却又返青慢,易遇寒露风,影响产量。郑明建更是尝尽了缺劳力、插秧机速度慢的痛苦。于是开发一种多功能的抛秧机,又一次被郑明建提到议事日程。从1956年我国诞生世界第一台插秧机到现在有60多年了。也还很难说这项技术完全成熟了。一个普通农民要在这方面实现突破,其难度可想而知。2016年开始画了改改了画,一天只休息两三个小时,光图纸设计郑明建就花了7个月的时间。年底开始手工制作,到2018年花除了资金上百万元,进行了30多次的闯关试验,仍然存在抛秧不匀,拨苗滚需要人工协助,送秧风机力度不够等难题无法逾越。老婆责怪他浪费了钱,儿子埋怨他影响了生意。履带式收割机改旋耕机图耐心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而郑明建却非常冷静地分析失败的原因,拨苗滚属于精密件不能有毫厘之差。无法手工完成,他前后找了10多家机械厂,最后才在湖北一家大型机械厂的帮助下完成了与图纸没有任何偏差的拨苗滚生产。2019年一季稻抛秧试验时除了履带走过时,沟厢稍微宽了深了一点之外,其余的技术难题都已经解决,优势非常明显。可以日完成抛秧200亩以上,是常规插秧机的三倍,而且抛播均匀,力度适中,没有返青期。 他一边改进,一边申请专利,并且与湖南新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批量生产的合约。
“以往人工抛秧每人每天最多能抛2亩地,每亩人工要150元钱,普通插秧机一天只能插80亩,每亩成本100元,郑明建的抛秧机每天能抛插200亩地,每亩仅需50元,每亩地可为农户节约生产成本100元以上。”多次参与演示和观摩这次还亲自操作的湖南省农科院唐启源教授说,如果说之前的插秧机还一直停留在缺少技术含量履带式收割机改旋耕机图的小打小闹上,那么这件精通百般武义的“重器”闪亮问世,对湖南这个产粮大省来说,其重要履带式收割机改旋耕机图性堪比“辽宁舰”下水于中国。
旋耕机之家为了大家交流有关旋耕机相关知识组建了微信群,群里有技术大牛、厂家、需要购买旋耕机的客户,不确保会有你想要的 ,相信你能在圈内整合资源,拥有更多的机会可能。前100名免费,如有意着添加微信18215288822(备注旋耕机微信群)拉你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