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崔隽 邵欣敏 徐冲
编辑/刘汨 宋建华
△“一专一村”的建筑师们希望建设更坚固、美观的夯土房
九寨沟地震的第二天,远在香港的万丽联系了四川马鞍桥村的村民,了解当地村民与夯土房是否受到影响,她听说一切都好,才放下心来。
几年来,香港中文大学“一专一村”项目的建筑师们,忙碌在西南地震带的村庄里。他们设计出新式的抗震夯土房,希望为那里的人们带来更安全、美观的住处。
等待建筑师们的先是连串的疑问:地震里土房子都塌了为什么还要再建?你们的房子没梁没柱,会不会塌?现在什么年代了,土房子以前还没住够吗?
“富人盖砖房,穷人住土房”的观念依然根深蒂固,新式夯土房的理念一度不被接受。在质疑中破土开工,一栋栋“骨骼”更加坚固、采光充足的夯土小楼拔地而起。
年轻的建筑师们看见,新旧理念在碰撞中融合,他们自己不再是“纸上谈兵”,成了乡间合格的“草帽建筑师”。
△鲁甸地震两个月后,就有先遣的调研人员进入震区
土房子
云南鲁甸光明村的路旁立着一栋二层夯土房,在周围连片的砖房里,多少有些扎眼。
夯土房建成于去年5月,中庭是一个半室外空间, 屋顶由采光亮瓦构成,天气好的时候阳光会透过屋顶,直接撒在房子主人八十多岁的杨安国夫妇身上。
夯土房的小院用半人高的木栅栏围着,大块石板交错铺陈小路。杨安国穿着布衣布鞋,搬把板凳坐在门口低头编竹筐。房子建成前,也是在这门口,他们摆上长板凳当作茶几,放上酒水和设计图纸,同来自香港的建筑师们商量着新居的模样。
建成夯土房的建筑师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一专一村”科研团队。他们与昆明理工大学合作研究了新型抗震夯土农宅建造技术,在传统土房技术的基础上,改良了土料的配比,改进了夯筑的模板和工具,增加了圈梁等结构措施,希望为四川、云南等地震多发带上的村子建成更牢靠、美观的民居。
2014年云南鲁甸地震后的两个月,迟辛安作为一专一村调研先遣队进入震区,考察当地灾后重建抗震夯土农宅的环境和条件。光明村目之所及都是倒塌的传统土房。用以支撑屋顶的木梁和木椽子七零八落。村民们只能住在临时帐篷里。当地民居原本主要是传统夯土建筑,地震过后只有两栋土房和其他几栋富裕人家的砖房没有倒塌。
团队先是选取了家庭生活情况较拮据的一户村民,出资为她改建抗震夯土房,并以此为示范房,有偿发动村民参与其中。村民可以在实践中掌握这项新的夯土建筑技术,运用于自家夯土房屋改建。团队为有意建造抗震夯土房的家庭提供指导。
杨安国的儿子, 46岁的杨庆广作为施工队成员也参与了示范房的建造。杨庆广同大部分村民一样,早在光明村灾后恢复重建期间就建起新的砖房。改建项目竣工后,杨庆广请求一专一村的驻点建筑师迟辛安为父母设计建造一栋像示范房这样“特别的土房子”。
与砖房相比,土房冬暖夏凉,杨安国夫妇已经习惯土房里的生活,不愿麻烦子女,所以没有搬进儿子新建的砖房。“他们还是想住土房子”,杨庆广向迟辛安解释。
杨安国夫妇的新型抗震夯土房很快便投入施工,按照香港中文大学建筑系吴恩融教授和万丽博士的图纸,儿子杨师傅组织了五六个人先进行了夯土建造的工匠培训,然后进行施工。
房子前后大概花了四个月建成,这是“一专一村”团队在光明村,留下的第二栋、也是最后一栋夯土房。
△虽然有村民对建土房子并不理解,但建筑师们还是开始了尝试
“老一套”
“土房子都塌了,为什么还盖土房?”迟辛安调研发现,像杨安国夫妇这样主动接受抗震夯土住宅的家庭并不多见,持保留意见或心存疑虑的村民占大多数。刚到一个项目驻点时,“一专一村”团队需要召集村民,用通俗的话解释新型抗震夯土建筑。
“土房子比砖房省钱”、“不会塌”、“冬暖夏凉”,一番话讲完项目组成员往往口干舌燥,“像复读机一样”,迟辛安形容。下面的村民有叫好的、起哄的,还有人说:“你们这帮人成天坐在城市办公室里,净想些有的没的。”
夯土建筑遭受冷遇是意料之中的事。鲁甸地震时光明村的人员伤亡主要是传统生土房倒塌造成的,损毁的房屋至少80%是土坯房。村民们对于土房的安全性不放心。盖砖房虽然成本高,但耗费时间和人力相对较少。更何况“富人盖砖房,穷人住土房”的观念在中国农村根深蒂固。迟辛安明白,改变不是一天的事情。
杨安国家施工期间,时常有村民出于好奇前来观望,想看看城市建筑师带来的土房有什么不同。时间长了,也有人说起风凉话:“为什么不给我家盖房?”
实际上,他们早已盖好砖房,况且,这些人家庭经济状况不错,不需要项目组将其作为示范房援建。“我觉得有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但误解没能消除,有村民借着怨气开始说:“这个房子不好,屋顶不好看啊。”“其他村民听见这话,真的会受一定影响。”迟辛安没办法,一遍遍向他们解释。
新型夯土建筑与村民对住宅的固有认知存在差异,未经历亲身体验,当地村民很难理解并接受。在施工的时候,总有围观者自然地认为建造土房是老一套,直到工人支起铝合金模板,开启电动夯土机,村民发觉夯出的土墙可以经受雨淋,他们才意识到现代方法有所不同。
2016年5月,杨安国的土房竣工。目睹这座新式夯土建筑呈现出的实体效果后,部分村民开始回心转意。“砖房虽然盖得快,但是夏天更热冬天更冷,这种抗震土房子造价也只有同等面积砖房的60%或70%。”
△在抗震夯土房的建造过程中,新老建筑理念实现了融合
说服
“一专一村”目前正在云南大摆衣进行村落改建,建筑理念差异带来的不理解也依然存在。
在这个坐落在梯田之上的村庄,由于年头已久,村里的建筑物显露出不同程度的破败,有些墙体已经歪斜或是坍塌。大摆衣项目的第一个工程是改建三户并排的土房子。“如果再不对村子里的老房子进行保护性修复,大摆衣就会变成濒危村落。”戴珊是云南大摆衣村的驻点建筑师,这是她第一次担负这份工作。
“现在什么年代了,土房子以前还没住够吗?”在大摆衣开工一个月后,一位户主依然不太看好夯土建筑。户主不时在施工现场对工作人员提出修改意见。观点产生分歧时,她向戴珊哭闹表示反对。直到发现这些土墙甚至比砖房更牢固后,她改变了看法。“第一层建好的时候,她是相当看得起的。”
三户改建屋主间的宅基地争夺战也让戴姗头疼不少。“你现在把我们的墙往这边挪了,那岂不是让第二户占了我们的地?”一户大姐核对了事先给宅基地大小做的标记,实在想不通。
“虽然我把你左边的墙缩了一点,可我把您右边的墙往道路那边又推出去了一些。”戴珊只能这样同每一户人家解释周旋。村民争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建筑团队只能保持局外人的态度,暂时停工。“我们的立场是你们解决完我们再开工,好在最后协商好了。”
有时说服工作还要靠年轻一代的村民来完成,长期以来大摆衣当地村民尤其是老人没有将厕所安置在室内的习惯,整个村子共用公共厕所。他们从祖祖辈辈起就觉得,把厕所挪进屋内会产生严重的异味。
“必须把卫生间弄进来。”戴姗开始了漫长的说服过程。老人从村外回来的子女、孙子们,较能适应这种厕所建在屋内的现代生活模式。“也许老人自己仍然不能接受,但我会与他们的孩子沟通。他们回家跟老人解释,厕所放家里会方便很多,老人不用半夜出去上厕所。”与家人交流后,老人们慢慢接纳了这份改变。戴珊也向老人保证:“建好的厕所一定不像以前的茅坑那样臭。”
△建成的抗震夯土房不仅坚固,采光也很好
融合
驻点的农村依旧是熟人社会,迟辛安走在路上经常被村民拉进家里喝点热水,“一进门他给你炒鸡蛋,水里加一勺白糖。他们觉得可能这帮城里人喝不惯白水。”
迟辛安说不用了,糖还是一勺一勺加进去,这种人情味让他觉得舒服。遇到红白喜事村里摆宴席,迟辛安有时候也被请去参加,结果见识到村子里喝大酒的粗犷民风,“吓得我后来以身体不适为由推脱了好几次这样的场合。”
团队成员万丽在为四川马鞍桥建村民活动中心的时候,住在村文书杨兴琼家。刚来时,万丽是个白白净净的女学生。杨兴琼有段时间不在家,从外地回来再见到万丽时,眼前的姑娘戴着一顶草帽,脚上穿着一双绣花鞋,脸晒黑了一层。
“当时我真挺佩服她的,她那时候才二十来岁。”杨兴琼说不出当时的感受,觉得眼泪快流出来了。万丽笑笑回应她:“没办法呀,太阳太大了。”
村民活动中心竣工那天晚上,村民与万丽他们一同跳起了当地最喜欢的笛脚舞。大家围成里外两圈,手牵着手,随着中间吹笛人的音乐,不停转着圈地变换舞步。“项目组他们有的人经常出错脚,或者跟不上节奏。”
如今每逢春节或像傣族泼水节这样的重要节日,村民们依旧会聚集在活动中心,在石子镶嵌铺成的空地上跳起欢快的笛脚舞。万丽的导师吴恩融教授说了一句话:“其实这个房子并不重要,活动中心里最好的地方就是这个院子,这是我们能够给这个村子最好的东西。”
有时,这些从城市来的现代建筑师则不得不承认民间智慧的伟大。准备夯筑马鞍桥村民活动中心墙体时,当地没有搅拌机,施工团队只能采用人工拌土,这不仅费工,有时还造成搅拌不均。
当地的建筑工人杨昌福到农户家吃饭时注意到他们家放置的旋耕机,产生可以租用旋耕机拌土的想法。万丽听后将信将疑,“行吗?”试用后证明杨师傅的想法的确可行,拌土效率很快得到提高,土也能混合均匀了。
云南生土建筑研究中心主任、昆明理工大学绿色乡土建筑研究所所长柏文峰教授是“一专一村”长期的合作伙伴和顾问。柏文峰还记得杨昌福师傅对夯土技术的收缩效果的一个简易测试方法。一般的夯土墙做完后会产生较大收缩,杨师傅不能确定新的夯土技术是否有改进,他自己在墙体一些部位设置了不会收缩的钢筋,以此来进行检验。
柏文峰事后才听到了这个测试方法,他觉得杨师傅是个用心的人。“我们常说一句话,高手在民间,老杨师傅其实就是这样的大匠。”
△夯土房项目获得了国际上的建筑大奖
地震
两年间云南鲁甸又经历了几次震级不高的地震,每次看到新闻迟辛安都会联系杨庆广询问老人和房子的情况。柏文峰也回访过鲁甸光明村,后来的几次地震中,杨安国夫妇的房子完好无损,村民也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由于云南大摆衣村提前进入雨季,七月中旬杨庆广就回到家中休息。光明村的项目结束后杨庆广师傅以及当时参与施工的村民经过了工匠培训和实践,掌握了这种新型夯土建筑施工方法,成为了“一专一村”目前唯一一支专业施工队。
这被团队看作坚持工匠培训“授之以渔”的成果,传统的夯土技艺在慢慢地传承,村庄里的村民也获得了新的谋生技能,在万丽眼中这就是一种可持续的方法。
2013年 香港旋耕机配件厂家地址“一专一村”团队初创时,只有万丽、迟辛安以及他们的博士生导师香港中文大学吴恩融教授。几年间“草香港旋耕机配件厂家地址帽建筑师”的人数在一点点递增,如今加上新加入的博士生和工作人员大概十个人左右。今年4月,云南鲁甸光明村的夯土房项目拿到英国《建筑评论杂志》年度住宅建筑大奖。
迟辛安现在每年都会回鲁甸光明村看看,每次去都有不一样的感受。“各个不同时间段,不同的天气,不同的光影打在墙上,有时候我在旁边,我就会坐在那发呆,然后拍拍照看着老夫妇,他们在干什么,很安静的一个小村。”
杨安国蹲在附近一栋砖房墙根,他十指交握抱住膝盖,看着身旁的孙子,孙子露出还没长齐的牙看着镜头的瞬间,迟辛安摁下了快门。
他记起了在光明村时最满足的时刻。那天房子完工后,老夫妇搬了进来。阳光从中庭打下来穿过二楼高窗照在白墙上,进而洒在每个人的身上,这恰好印证了为夯土房描绘草图时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