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飞飞劝早耕”。早春3月,位于粤北山区的梅州进入了春耕时节,广袤田野生机勃发。
作为全省粮食主产区之一,梅州按照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只增不减的要求,及时谋划,抢抓农时,积极备耕,有序开展春耕,为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在平远县、蕉岭县等纬度较高之地,不少农户已完成春耕春种。在五华县、梅县区等地,春耕乐章也已奏响。
春分前后,梅州各地奏响春耕乐章。南方日报记者 何森垚 摄
食为政首,谷为民命。梅州持续以良种、良法、良机、良田为抓手,从农业技术指导、农业生产托管、高标农田建设、农资调度监管、复耕复种等方面下功夫,确保耕地的数量、质量和综合产能“三提升”,稳住粮食安全这个压舱石。
今年,梅州计划春播农作物195.7万亩,争取4月底前全面完成。截至目前,梅州早稻已育秧面积约122.06万亩,备耕面积约100.18万亩,插秧面积约24.2万亩;已种植大豆约2.04万亩,花生约4.73万亩,蔬菜约14.52万亩。
增产量
探索新品种新模式
春风融融,沃野复苏。在梅江区城北镇上村村,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正在组织村民平整土地,在复耕复种的撂荒地上种下玉米苗。
由于交通不便、水源匮乏,上村村不少土地被迫撂荒。去年,工作队与村“两委”对村内一条长700多米、失去灌溉功能的水圳进行改造,解决周边3个村民小组、200多户村民的种地灌溉需求。
“仍有部分地方由于缺水,没办法种植水稻。”城北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驻上村村第一书记余广庆介绍,根据耕地的不同现状,工作队因地制宜,指导农户种植水稻、玉米、大豆、甘薯等作物。
“今春,我们准备试种从广西引进的新品种旱稻。”余广庆兴奋地介绍,旱稻不需要大量的水,还有再生能力,可降低复耕复种的成本,提升土地效益,适合上村村的实际。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2022年,梅州千方百计向撂荒地开“啃”,全年耕种播种面积稳中有升,牢牢守住了粮食安全底线。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将“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作为各项任务之首列出,强调要稳住面积、主攻单产、力争多增产。梅州提出要千方百计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努力提高单产,全市计划粮食种植面积276.33万亩,预计总产量113.77万吨,实现稳中向优。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良种”是基础,“良法”是关键。优化品种结构、科技下乡、发展新模式……春耕大幕拉开后,一场场提质增量的粮食生产行动在梅州广阔的田野展开。
蕉岭县蕉城镇龙安村村民在田野里播种。南方日报记者 何森垚 摄
在蕉岭县蕉城镇龙安村,农民抢抓农时开展春耕生产,所见之处皆是忙碌景象。这边厢,工人在工厂化育秧棚里起秧;那边厢,一棵棵秧苗在农户的躬身挥手之下整整齐齐地插在田里。
农户种下的是“客都寿乡1号”与“客都寿乡2号”品种。“这些品种是竹稻与象牙香占杂交培育而成的丝苗米新品种,植株适中,抗倒性优、丰产性强,而且有再生功能。”梅州市建丰粮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温崇文介绍,去年,该公司基地拿出150亩地试验再生稻,500亩种植冬小麦,由此找到了“一田三收”的增收密码。
距离春耕田不远处,一垄一垄的冬小麦穗粒饱满、长势喜人,不到半个月即可进入收割期。一边播种、一边丰收的景象在龙安村上演。“一田三收”怎么实现?简单来说,即春耕时期种下再生稻,收割两茬后,再种下冬小麦。
从时间来看,这是可行的。再生稻的第二茬只需90多天就可收割,比普通的稻谷早一个月,收割完恰好就是冬小麦的种植时间。
从效益来看,这是可观的。尽管再生稻的第二茬产量只有八九百斤,但节约了打田、买谷种等费用,加上冬小麦种植管理较为粗放,也可节省人工。“综合算下来,‘一田三收’的模式可增收2000元/亩。”温崇文掰着手指算了一笔账,认为这种模式在蕉岭县可以推广。
今年,梅州市建丰粮业发展有限公司打算在基地推广“一田三收”模式,将种植面积扩大到1000亩,占基地三分之一,努力实现粮食的增产丰收。
巧借力
农业机械化“唱主角”
春耕时节,平远县东石镇凉庭村内稻田连片,刚刚抛下的秧苗在风中挺立。今年,该村160亩示范基地采取“政府+帮扶单位+龙头企业”方式,通过流转土地进行花生与水稻轮作。
“我们争取集团出资100万元购买拖拉机、花生剥壳机、旋耕机等农机设备投入春耕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驻东石镇帮扶工作队队员、驻凉庭村第一书记张善威介绍,农机解决了村里劳动力不足等难题。
近年来,梅州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在春耕春种的浪潮中,梅州充分发挥农机主力军作用,做好机手培训、机具准备和检修,确保农机具和机手以良好的状态投入生产。
目前,梅州投入农机具28322台,其中拖拉机5512台,插秧机1022台,农用无人机63台,预计可完成机耕机种146万亩。
在位于人和村的梅县区农业社会化服务生产托管示范基地现场,一台旋耕机正在田间来回作业,机身驶过的地方,土块被打碎。“这是我们今年1月刚刚引进的履带自走式旋耕机,手扶拖拉机耕1亩田需要近1个小时,它20多分钟就能搞定。”梅州市志颖农资有限公司生产托管员刘永宝介绍,使用机器打田,效率提高了两倍。
在全市各地春耕现场,机械的使用已是常态。“我们已配备打田机、无人机、收割机等设备,农户把田托管给我们后,不仅可以解放双手当‘甩手掌柜’,还能依靠每亩田地增收200多元。”梅州市志颖农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冲冲介绍,现在越来越多农户主动找上门。今年春耕,该公司托管的面积增长近半,目前总共托管面积1万多亩。
据统计,目前,梅州参与春耕生产托管服务组织214家、服务农户72123户、生产托管服务面积24.2179万亩,生产托管员已成为梅州春耕春种一股强有力的力量。
农村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等是梅州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近年来,梅州一方面全面推广水稻全程机械化耕作,另一方面,动员党员干部、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农服组织等力量,投身撂荒耕地复耕复种。
在兴宁市水口镇井下村,伴随着旋耕机的“隆隆”声,机身推着水浪快速前进,犁田、耙田,一派忙碌的春耕图格外亮眼。为盘活撂荒地,井下村村“两委”班子自筹资金,先后购买挖掘机、拖拉机、插秧机、育秧机、三轮车、割草机等农机设备,并组织20多名村民成立了一支初具规模的村级代耕队。今春,井下村进一步发挥代耕服务队的作用,在农机的助力下高效完成撂荒耕地复耕复种任务。
保春耕
强化农资和用水调度
春耕备播,农资先行。进入春耕以来,梅州市农业农村局加强农资市场监测和供需调度,确保农资到乡进村入店,有效满足春耕生产农资需求。同时持续开展农资打假常态化行动,加大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监管力度,加大执法检查和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进一步规范农资生产经营行为,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
目前,梅州储备就位各类肥料5万多吨,各种农药900多吨,水稻、玉米、花生、蔬菜等各类农作物种子2000多吨。
“我们发挥供销社企业供应主渠道作用,去年10月就着手备货,备好备足化肥、农药等农资货源,全力做好春耕备耕农资保障供应工作。”广东天禾农资梅州配送有限公司经理李俊光介绍,今年农药价格较为平稳,化肥价格较去年同期下调10%—15%,受干旱影响,化肥的销售进展较为缓慢。
记者走访多地发现今年干旱较为严重,不少地方出现水渠无水、茶叶减产、柚树少花等现象。据梅州市气象局统计,今年以来(截至3月20日,下同),全市平均雨量为59.7毫米,较常年同期少近七成。3月至今,全市大部分地方滴雨未下,平均雨量0.1毫米。
水是农业的命脉。为确保农事的顺利开展,梅州各相关部门迅速行动了起来。梅州市水务局从2月中旬开始,要求各地做好水库用水调度管理,同时制定用水计划,保障春耕用水;梅州市气象局加强气象监测,为农事把脉天机;人保财险梅县支公司购置了一批抗旱水泵发放给梅县区各乡镇的水稻种植户,助力春耕工作。
与此同时,柚农、稻农、茶农等也加入抗旱大军,开始自救。“我们从河里抽水才打了田,有些田没水,打田机也没法用。”正在梅江区西阳镇莆田村插秧的李勤发一早就做好了引水准备,顺利将秧苗种下。在清凉村,茶农苏勇平装好了抽水机,一按开关,山下的水“哗啦啦”地涌向山上的蓄水池。
好消息是,预计23日下午到24日,受南支槽、切变线和冷空气影响,梅州市将出现今年首场强对流和中雨局部大雨的降水过程,可有效缓解旱情。
不容乐观的是,梅州市气象局预计,2023年梅州市属于偏差年景,汛期暴雨灾害较重,高温热害强,阶段性、局地性气象灾害突出。“预计3月下旬—4月上半月,梅州降水偏少,气温偏高。”梅州市气象局首席预报员罗碧瑜建议,要加强综合动态研判,强化水库用水调度管理,以及加强春耕春播期间的田间管理,注意做好作物灌溉工作,保障粮食生产供水。
业内人士认为,高温天气下,不仅作物生长不良,而且更易诱发农作物病虫害,作物种下后应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防治。
■相关
春耕生产,动起来!
春分时节,万物生长。3月21日,梅州召开春耕生产暨撂荒耕地复耕复种现场会,全市各相关部门与农业企业代表齐聚梅县区,观摩机耕、机播、无人机等各类农机装备现场作业及农业发展成果展示。
在畲江镇太湖村,插秧机在田间来回行进,栽下一行行整齐的秧苗。田边,托管员操纵着机器,无人机随即起飞,仅用数分钟便完成了1亩田施肥。
太湖村是梅县区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中难啃的“硬骨头”,过去一年创造出了可喜成绩。该村近2000亩耕地有80%以上为湖洋田,恶劣的耕作条件让大部分村民都选择外出务工,耕地出现大面积撂荒,撂荒最长时间将近30年。
“我们去年托管了该村的撂荒耕地,来的时候草还很高,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治,今天再来看,发现大变样了。”梅州市志颖农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颖见证了该村耕地的蝶变。
2022年,梅州发出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号召,畲江镇外出乡贤刘建方以梅州市永丰盛种养专业合作社名义,积极投入撂荒耕地复耕复种任务,与太湖村签订了9年土地流转合同。经过4个月日夜奋战,合作社于2022年10月底全面完成整村1935亩撂荒地复耕复种任务,其中水稻种植面积1505亩,农作物种植面积430亩,复耕湖洋田占1200亩。
“接下来,我们力争在全村发展稻虾共生城市农田、城市菜园等文旅农结合的生态特色田园项目,打造可持续可发展的撂荒耕地示范基地,确保复耕土地不再丢荒、复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说起未来规划,刘建方信心十足。
“这次来参观学习感到很震撼,这边的田跟我承包的田很像,多是湖洋田,他们的农机耕作方式与农业规划发展对我接下来的农业事业有参考价值。”来自兴宁市永和镇的种粮大户温爱文在观摩了现场后说道。
互比互学,找差距、寻经验、补短板,是这次现场会的目的。会上,各县(市、区)一一亮成绩、话举措、谈打算。
大埔县提出,将按照“一镇一工作组、一镇一策”原则,在农资、农机储备、技术指导、病虫害防治、气象信息服务方面提供支持保障。同时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和垦造水田项目建设,不断完善农田灌溉设施等建设,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丰顺县将加大资金投入,通过项目扶持等方式引进企业、合作社等规模化种植主体,推广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推动粮食生产规模化。
五华县计划持续巩固广东省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成效,推广应用五华“网约机”等平台,探索“村‘两委’+村集体+服务主体+农户”等托管服务模式,全力推动农业生产托管工作。2023年全县计划开展三个环节以上生产托管服务面积5万亩以上,服务农户1万户以上,示范带动单环节社会化服务25万亩以上,有效推进全县春耕生产托管服务工作。
……
人勤春来早,农忙无闲人。明确目标、找准方向,各县(市、区)拿出“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拼劲,“拉满弓”“上满弦”,全力推进粮食生产。
履带式自走旋耕机多少钱
【来源】南方日报·梅州观察
【记者】魏丽文
【通讯员】温焱履带式自走旋耕机多少钱光
【作者】 魏丽文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旋耕机之家为了大家交流有关旋耕机相关知识组建了微信群,群里有技术大牛、厂家、需要购买旋耕机的客户,不确保会有你想要的 ,相信你能在圈内整合资源,拥有更多的机会可能。前100名免费,如有意着添加微信18215288822(备注旋耕机微信群)拉你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