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日报》5月19日刊发专题《坡头区拟全面实施农用地流转奖补》后,被“学习强国”平台选用,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近日,《湛江日报》再次聚焦乡村振兴,记者深入坡头区乡村,深度访谈带资返乡流转土地共建家乡的乡贤——庞康赵先生。
庞康赵查看青皮冬瓜生长情况。 记者 李忠 摄
董事长回乡当“农民”
“今天省农科院给我们基地揭牌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科技成果示范基地。这片土地过去都是丢荒的耕地,如今一年都没闲过!整整折腾了4个年头了。从孤身一人的奋斗到全家人的理解,一边是艰苦的坚持,一边是努力取得大家庭的理解磨合,即使身心疲惫时都从来没有放弃过,如今终于有了阶段性突破。”5月21日上午,坡头区坡头镇岑霞村委会白模村广阔的田间,骄阳似火。曾是深圳市杰豪投资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如今变成了满脸黝黑的“农民”庞康赵,带记者进入他的冬瓜种植基地采访。田垄间的瓜棚底下,一溜全是大冬瓜,大的一个有七八十斤,小的也有三四十斤。正值收获期,烈日下工人正忙着摘瓜,田头上一辆载重34吨的大货车正在装货。
“这车货是运往上海的。这段时间每天至少要30多个工人忙碌,每月发放工资总共16万元到20万元之间。今年的行情虽然没有去年的好,但销售渠道比较稳定。最重要的是,能保障好贫困户的收入,也能提供就业岗位给周边村民。”庞康赵抹着脸上豆大的汗珠笑呵呵地说。据了解,这个近千亩的“泰众农业”合作社基地是2017年坡头区招商引资引回来的项目。当初的庞康赵,也压根没想到一头扎进去之后,就再也不想回深圳了。
“带领乡亲创出一片新天地”
记者(简称“记”):在深圳发展这么好,为什么要回来做农民?
庞康赵(简称“庞”):上世纪90年代初我辞掉工作到深圳打工谋发展,做生意和搞建筑很快就赚到了第一桶金。随后除了在深圳发展之外,又扩展到广州、北京等地开发房地产业。生意是越做越好,但我是一个比较善于思考的人,后来我深入思考,我从一穷二白已经发展到今天的成绩,靠的是什么?我是从哪里来的?赚钱之路能有尽头吗?古人话“树大根深,落叶归根”。坡头是我的家乡,在深圳发展得再好也替代不了我多年外漂累积的乡愁。家乡有过很多帮助过我们的乡亲,人不能忘恩。所以在2016年底我把深圳的企业交给孩子们打理,决意回乡投资搞建设,以个人微薄之力逐步帮助家乡改变贫穷落后面貌。
记:你想过一旦失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吗?你有没有退路?
庞:回来我肯定接受有可能失败的预案,允许失败,但不允许放弃。不放弃就是我的退路。我1994年到深圳创业,从一无所有到今天的成绩,现在回来做农民相信也能创出一个名堂来,而且要带领乡亲创出一片新天地。首先我成立一个新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发展种养殖业。为扩大蔬菜种植规模,实现机械化生产,早几年我和我的团队日夜都来回奔忙于各村的土地丢荒户家门口,反复多次做通他们的思想工作,并表示合作社支付比其他人更高的土地承包金;就这样引导各村民进行丢荒土地迅速流转,开展规模化经营,发展绿色蔬菜生产。
我看到当地的村民中有个别年老体弱、丧失劳动力或家庭负担重的贫困户,就安排他们到合作社蔬菜基地进行培训后做他们适合的农事工作,付给他们工资,增加他们的经济收入。他们有了固定的工资收入后,去年底生活已达到了当地村民的平均生活水平,摆脱了贫困。部分群众想生产,我们也积极地扶持他们,利用机械帮他们耕作,给他们种苗。
真正解决耕地丢荒问题
记:返乡创业不像在城市创业,有时需要一种奉献精神,而且有时还不被旁人理解。这种滋味您是如何化解的?
庞:农业产业发展壮大,不是天上掉馅饼,而是靠坚毅的创业信念投入来实现。起初我要儿子把在深圳经营赚的钱拿来给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父子之间观念不同就要开始吵架了,最后还是要服从我的安排,湛江市什么地方有旋耕机卖把资金送回来。另一个是我在家乡坡头单人独马务耕田,老婆说要留在深圳带孙子孙女,不肯陪伴我返乡务农吃苦。这些家庭事情我努力克服,关键是我既然下决心返家乡带领村民创新业、谋发展,就必须要不断磨合老婆和孩子们给予多多支持,积极配合。到目前为止,个人已投入到基地的建设资金达到了1390多万元,完成了阶段性的投资计划。
今后,我们要搞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可能面临的技术问题更多,面对资金方面的困难更大。通过走好创业之路、发展之路、特色之路,逐渐克服不被理解面前的种种困惑和苦恼。
记:在您认为,通过连片土地流转的运营、走好乡村创业之路、发展之路、特色之路,才能真正解决耕地丢荒问题?
庞:是的。没有扎根发展的产业之路,耕地就体现不出它的最大经济效益,也就得不到保障。我们现在每年土地流转扩大规模约200亩至400亩,未来要达到2500亩的规模,走农业产业之路、发展之路、特色之路。首先是抓好蔬菜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设备的配置,目前近千亩蔬菜基地已经完成了400亩面积的排、灌渠道硬底化建设和机耕路面平压建设,建设1450平方米的标准化育苗温棚一座,建设了360立方米“水肥一体化”管道自动灌输系统,部分作物纳入视频监控系统监测实行精细管理。安装了一批高效紫光杀虫灯和高空昆虫诱控灯预测虫害。购置了两台大功率拖拉机和配套双体旋耕机及除草机等机械。2019年合作社蔬菜基地承担了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优质青皮冬瓜品牌建设项目,亩产量达到两万多斤。产品不但远销省内外市场,项目也带动了当地的产业结构调整,拓展了种植业科普知识,诞生了一批本地科技人才带动了当地村民开荒种菜。同时大大的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两年前,我们种植“太空椒”,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学习和掌握了西元椒的特性和管理方法,年年喜获丰收。2020年5月蔬菜种植基地被湛江市科协授予“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牌匾。第二步发展计划是将近千亩蔬菜种植基地提升为“优质、高效品种科普示范区”;通过创建蔬菜基地示范片区举措来带动当地的产业发展,提速现代智慧农业发展进程;促进绿色湛江市什么地方有旋耕机卖、健康、安全食品投放市场,促进农民增收,焕发乡村新貌,助推农业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让富美家乡的愿景早日实现。
旋耕机之家为了大家交流有关旋耕机相关知识组建了微信群,群里有技术大牛、厂家、需要购买旋耕机的客户,不确保会有你想要的 ,相信你能在圈内整合资源,拥有更多的机会可能。前100名免费,如有意着添加微信18215288822(备注旋耕机微信群)拉你入群。